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伦之乐(5 / 7)
对于这样的问题,贾琮也有了一贯性的答案:“儿臣自幼常在贾府东路院的耳房中独处,喜欢思考出路和后路。在当锦衣指挥使的这二年中,也在南边为自己谋了条后路。若无父皇,儿臣此刻大概已经领着身边人出海了。所以,对海外的事格外留意些。甚至,在大乾最南边的一座海岛上,还布置下了一片基业,用从盎格兰人那里交易到的火器生产器械,日夜不停的生产着火器……”
武王失声笑道:“太子,你想做什么?”
在大乾,火器绝对是比弓弩铠甲还要严禁的禁物。
拥有尚且如此,私造那绝对是在造反!
武王都没想到,大乾的太子,会做这样的勾当。
可见在崇康帝那里,也不是忠诚的。
贾琮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道:“父皇,儿臣总不能赤手空拳带着一家人划船出海吧?遇到海岛不全完了……既然知道了外面那么乱,总要有自保之力。实际上若无父皇在,儿臣过几年也能在南海边儿寻个桃花岛,建个桃花国混个国主当当。”
武王哈哈大笑道:“那自然,朕的儿子,在哪都是英杰!”
贾琮笑了笑,又言归正传道:“儿臣明日想请父皇和那些边关大将们,看一场火器营的演戏。总要让他们开开眼界,才知道世道已经变了。最起码,骑兵无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此以后,北面草原,再无法危及中原王朝的生死!”
事关军机,武王敏感性登时高了起来,瞬间领悟到贾琮的意思,沉声道:“太子之意,是说九边军镇,不再重要?”
贾琮点点头,道:“最多三年,待火器营普及,儿臣准备调两镇兵马,在漠南漠北草原各筑一城,钉死在草原上,然后常年扫荡草原上的马贼。九边军镇,除奉天再留一镇兵马,以御厄罗斯外,其他八镇,只各留三千兵马做常备军,以预防小股马贼破关害民外,其余一概南移。世道已经变了,王法自然也要随之而变。”
“好魄力!”
不管成不成,只凭贾琮这份心思,这份气概,就足以令武王激赞!
自古而今,英雄多难免虎父犬子之伤。
但武王觉得他极幸运,他这失散多年的儿子,比他想象中还要出色,还要优秀!
或许这是上天,对他这十数年来所吃的苦楚的弥补吧……
当下时代,向来讲究严父,动辄打骂才能在棍棒下教出孝子来。
如武王这般几无底线的宠溺,让太后都觉得不大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