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宫妆(2 / 5)
贾琮哑然,看着黛玉的背影,想起后世网上一个关于林黛玉如厕的荒唐段子。
不过没回忆完,就将这份恶俗的段子驱逐出脑海中……没的自找恶心。
他临窗倚靠,看着瘦西湖上的湖光风色,思量起当前局势,面色柔和。
虽然未来危机重重,但他已经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京里天子想要做的大动作还有很多,新法大行之后,江南需要安稳,最重要的是,接下来还有权势即将达到顶峰的新党。
早在贾琮去黑辽之前,天子对元辅宁则臣的忍耐度已经快到了极限。
宁则臣的权势太大,大到了已经可以危及皇权的地步。
很难想象,他会有好下场。
除此之外,还有牢牢掌控军机的贞元功臣。
贾琮能够想到,掌控军机的六大国公还有分掌京中十二团营的十二侯爵中,必然有不少的一部分早已投靠到崇康帝麾下。
但这一部分,必定是少数。
六大国公中有两位,十二侯爵中有四位便已是极限。
不然,崇康帝何必隐忍至今?早就大刀阔斧的分拆军方了。
所以,大乾的主体军力,军心还在龙首原上的那座王府中。
对于这个如鲠在喉的局面,崇康帝到底会先选择对付新党魁首,还是会先选择对付军机阁,谁也不清楚,唯有圣心独裁。
除了这两处之外,还有并不安分的宗室诸王。
贞元朝时,大乾皇族的宗室诸王就没有不跪舔武王的。
因为那时所有人都以为,武王必定登基。
甚至那场巨变之后的五六年时间里,许多宗室都在等候,还有的王府还亲自登门劝说,想让武王出来,继承皇位……
可想而知,当时崇康帝的心情是怎样的惊惶。
以贾琮对崇康帝的了解,他若能忘记这些事,也就不是崇康帝了。
因此,贾琮这把尖刀,还有太多的用处。
他的身份,注定了能给他带来诸多的便利。
崇康帝也需要贾琮开国功臣一脉的身份,来作为必要的缓冲。
如果能顺势剪除对手,贾琮自然能留到最后。
而如果事情不顺,闹出了类似“七王之乱”的岔子,那崇康帝也会顺应民意,清君侧,正乾坤。
因此,只要贾琮自己谨慎小心不作死,那么在崇康帝完成所有大业之前,他是不会轻易毁掉锦衣卫这把利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