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教诲(2 / 4)
也会激怒寻求战功的贞元勋贵一脉,连贞元帝,怕是都不会心喜。
贞元帝受用了一世开疆拓土之名,必还想在后世留下圣君之誉,怎容得下割土丧师之辱?”
宋岩再叹息一声,道:“便是如此了,王知宁清名满江南,就是在神京城中,朝野上下也素有褒赞。唯有此次,其言似犯下何等大逆不道的罪过,满朝朱紫皆言当斩……为师当时尚在翰林院,诸多清贵翰林,亦群情激奋,皆言王知宁当诛。
为师所能做者,只能是闭口不言。
结果,王知宁父子三人被腰斩弃尸于菜市口,其妻女悉数关入教坊司发卖。
王知宁发妻、长女、儿媳悬梁自尽,惨烈之极!
唯独留下一三岁幼女……”
“就是青兮?”
贾琮面色凝重的问道。
宋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王知宁死后,武王集结十万大军三十万民夫准备出征,太仓无银,就准许天下富户捐银买官,吏治自此崩坏。但是仍空缺二百万两,最后是由江南八大盐商凑齐。
武王得此军资,方以率十万铁骑,追亡逐北,大胜喀尔喀蒙古和厄罗斯联军,一举抵定了大乾北疆二十年的太平。
但是……大军凯旋后,封功臣、赏大军,发战死兵卒烧埋银子,处处要钱哪!
太仓无银,只能又一次次的加派税赋。
当时若非大乾武功太盛,怕真要处处烽烟!
武王归来神京巨变,但一夜平息,贞元帝退位,武王自囚,怕都是为了刘氏江山思虑。
那个时候真真是破家灭门者不计其数,江山动荡,险之又险啊。
也是那个时候,朝野上下才想起王知宁之谏言,方知其一腔忠义!
虽然因为给王知宁惩罚定罪的是太上皇和武王,无法翻案。但江南士林还是想尽办法,善待王知宁遗留幼女,将起从都中教坊司接回了江南,只因难除贱籍,所以养在望江阁,取名青兮。”
贾琮似乎明白了,苦笑道:“太上皇和武王尚在,贞元勋贵依旧执掌军机,没人敢收留青兮,哪怕她自赎己身,也没人能承得住为王知宁翻案的压力,所以就寻到了弟子?也罢,弟子虱子多了不怕咬!”
宋岩呵呵一笑,道:“王知宁曾经的门生,现在是应天府同知贺祝,早在你要南下的消息传来时,他就上门央过我此事……”
说着,宋岩老眼看着贾琮。
贾琮闻言一怔,看向宋岩,道:“先生,此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