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王羲之、王献之(2 / 3)
难入他的眼。
只是待马晋看到这字幅上的字时,脸色直接就变了,要知道马晋本人也擅长书法,其作品颇受世人追捧,甚至奉为名家之作。
以他本身的专业功力,再加上无数名家墨宝的熏陶,虽然只是看了书法一眼,马晋也可以断定此份书法是真品。
王大令,也名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擅书法多体,与其父并称“二王”,华夏著名的书法家之一,而且因为当初唐太宗对其的书法不是很欣赏,导致他的墨宝并未像其父王羲之一样大量流传后世。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不算《兰亭集序》这类名作,单以普通书法墨宝来论,王献之的作品的价值珍稀程度是微微高于他爹王羲之的。
别的不说,马晋收藏的名家书法中,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他有三份,而王献之却是一份没有………
………
“哎,让你破费了,下次来可千万别再带东西过来。”
马晋确实是喜爱这幅墨宝,把玩观摩盏茶功夫,而后虚伪的推辞两句,待柳莫天一劝,就立刻让手下人把桌子上的书法收到自己书房去书。
柳莫天:“………”
可能是看到了柳莫天脸上那懵逼的神情,绕是一向厚脸皮的马晋也有些撑不住了,轻咳一声,他对着柳莫天不动声色道。
“按道理呢,今日这礼物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可是我确实也爱你那幅王大令的字,不然日后一定会觉得后悔。
要不这样吧,你既然送了我一幅好书法,我便也还你一件宝贝,两物相抵,我这书法拿着也放心。”
说罢,马晋就要让人去府里的库房取些珍藏过来,好在被反应过来的柳莫天紧赶慢赶的给拦下来。
“大人这是做甚,那幅字是下官给大人的敬礼,岂有拿此抵物的道理,你要是心里高兴,非要赏给下官点什么。
那您不如给下官写幅字,早就听闻您是我大乾一等一的书法名家,今儿要是得了您的墨宝,下官回去装裱起来挂在家中,每日观摩一二,也仿佛是听到大人训导了。”
“嗬,好一张会说话的巧嘴。”
闻听柳莫天这番话,马晋不禁重新抬眼,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柳莫天,发出了一声感慨。
…………
柳莫天并非是靠着颜易扶植起来的酒囊饭袋。
这个结论是马晋当初在皇宫时,第一次和柳莫天面对面打过交道之后,马晋总结出来的。
当时,马晋就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