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三道圣旨(2 / 4)
糊不清,一动不如一静,在场的都是成了精的人物,自然不会去犯那种冒失出手的低级错误。
好在张悦等人的应对得当,既然已经通知了苏默那边,而苏默也已经回归了使团队伍,至少在表面来看,便不至于落下多大的大错,足以暂时应付。
至于说李东阳的用意,张懋等人和偏殿里的几位猜想大致相同,大抵就是一种无声的抗争,表明自己的态度罢了。
这种举措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真没啥大用。这种行为算的是一种捧杀,毋庸讳言,对苏默的前途的杀伤力巨大。毕竟,以苏默眼下还只是区区一个蒙童的身份而言,就逼的当朝次辅如此屈辱,无论真假内情如何,传出去后,一个嚣张跋扈、恃宠而骄的名头是扣得妥妥的了。
成化年间的传奉官的名头有多么臭就不用说了,偏偏苏默如今也算是戴着这么顶帽子。这事儿一出还能有好?不说别个,单只是科举一途,任谁当主考官,也绝不会让苏默通过。更不用说,以李东阳的身份地位,底下门生故吏无数,相交遍天下。今天的这么一站,什么话都不必说,就等于将苏默竖成一个超大号的靶子,等着被集火吧。
这是赤裸裸的以势压人,两方的等量级完全不在一个级数上。李东阳不愧“李公谋”的称谓,只是稍稍抬了下手指,苏默就陷入了无尽的麻烦之中。
不过也就是如此了,只要苏默不踏入仕途,那这些明眼可见的险阻便又不算什么了。坑挖好了,猎物偏偏不肯进来,谁又能耐他何?
当然,这种情况极少会有人认为能发生。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为的就是科举入仕。所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深入骨髓,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一个读书人若是被截断了科举入仕之路,便等若一生尽毁。不见唐伯虎唐仁兄此时的颓然吗?便是这种思想下的产物。
而苏默,再怎么跳脱,不还是顶着个才子的名头?才子,当然是属于读书人的行列,就逃脱不了这个桎梏!
所以,在所有人看来,李东阳这一手实在是狠绝之至,一击毙敌,直中要害,端的是凌厉绝伦。
可惜谁也猜不到,这个招数对上苏默这个奇葩,就真真的是乏善可言了。这货打从心眼里就抗拒科举,半点想入仕当官的想法都无。便是此时身上的差事,还是迫于现实情况,不得不勉强捏着鼻子认了的结果。
所以说,李东阳的这一击对他而言,没什么鸟用。
而之所以张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