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4章:灵川文会(3)(2 / 3)
川文会第一名的问题上还是进行了极为激烈的争辩,虽然王颖的文章更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但是别忘了,宁远可是第一个交卷的,他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完成了如此惊世的文章,而且文中明显还有所保留,单论才学必定是在王颖之上的。
不过王颖也有优势,他的优势在于,他的文章极为细致,不仅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是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法。
兴修水利防止旱涝灾害、开发新式农具提升农田产量、轻赋税以养民生、鼓励生育以强国本……
宁远服气,并不是说王颖现在一定比自己强,他服气的是,王颖可没有先生的指导,但是在某些方面的见识,居然和先生不谋而合。他平时在和林锋的聊天中,林锋也曾经不经意的提到过兴修水利对农事的重要性。
当然林锋对于农事的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然后雷子便开始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特种训练。
可以说林锋是没有童年的,无论是城里孩子的童年,还是农村孩子的童年,都没有。所以对于农事,他了解得并不多,都是在学校里组织的一些科普活动中了解的。
即便如此,他所知道的农业知识,也比小五行界要领先了无数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五行界,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没有兴修水利的观念,收成好坏基本靠天,种下的农作物,基本上也就是除除草,抓抓虫,根本没有精耕细作的观念。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就算他们精耕细作了,无论是来一场旱灾、水灾,或者是蝗灾,都能让他们的辛勤劳作化作泡影,长此以往,自然没人会在不知道有没有收成的情况下,还对自己的农田投入太多的精力。
林锋不需要挤到前排去看那些卷子,只是做在自己的位置上,功聚双目便将那卷子看了清清楚楚。
看到王颖卷子的时候,林锋也是眼中一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学生没有拿到第一而产生任何的负面情绪,而是想着能不能把这个王颖也给拐到洪洞县去。
在一个科学技术如此落后的地方,他能够自己摸索出这么多改善农事的方法,如果生在地球,绝对是一个农业专家的料,当选农科院院士都有可能。
这是一个人才啊,而且是绝无仅有的农业人才,在西灵国,甚至在整个小五行界或许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想到这里,林锋对刚刚看完卷子回到这边的宁远道:“宁远,你认识这位名叫王颖的名士么?”
宁远摇了摇头:“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