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4 / 6)
,人口太多,我甚至希望取消府一级,做大县制管理,这样对于‘新政’更有力。”
张秉文看了眼两人,道“府一级的改革是承接于省一级的改革,巡抚衙门改革多年,基本稳定,对地方控制力大大加强,是时候对府一级动手,明年,最迟后年,就必须对县一级进行调整,因此,必须要用可靠的人,哪一个府出事,都可能对我们的计划行成冲击,必须要慎重!”
张秉文是傅昌宗的人,来自户部一系。
他一开口,赵晗继而道:“关于政院出来的官员,朝廷不能如其他官员一样,歧视,打压,另眼相看,我们要一视同仁。吏部在考察名单的时候,综合了所有的情况,并不是没有政院意外的官员,只是相对较少。原因是,从五六年前开始,一些人就拒绝出仕,不参加科举,这导致了现在可任府一级的新一代官吏较少,不是吏部刻意这么做。”
张国维面色黝黑,看着在座的人,心头暗沉。他终于明白,毕自严在内阁面对是什么情况的,能压住内阁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
面对几乎所有人的围攻,张国维选择沉默。
他知道赵晗的话有七分是对的,但这样的结果,是朝廷或者说乾清宫多年刻意计划出来的。
以皇家政院出来的官员,清扫万历以来的官场吗?
孙传庭不理会张国维的沉默,道:“对于一些重要的府,由吏部派人亲自任命,其他的,可以由各省巡抚衙门安排。下面,我们说一下朝廷以及四品,五品官员的任命,吏部先说一说。”
赵晗翻看手里的文本,抬头看了眼众人,道“这次官员调整,涉及到内阁诸司,六部诸司的郎中,员外郎,各省的参议,还包括大理寺,督政院的各诸事,总共二百二十人,名单都在各位身前的名录里。这些都是经过吏部充分酝酿,督政院核查过,人品,能力,忠诚都没有问题。”
这些,是内阁,六部尚书共同讨论的结果,呈报给朱栩看过,现在,是在内阁走一下程序。
张国维眼皮直跳,道:“不是说,只是酝酿,明年之后再说吗?这个要什么时候宣布?”
府一级就两百多人,现在又加了更中坚的三百多人,要是一次性更换,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孙传庭道:“今年年底之前,稳住了府一级,看时间宣布,暂时依旧保密。”
张国维想了想,道:“我认为,内阁,六部的可以慢慢来,但各省的,要征求巡抚衙门的意见,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条件,决定宣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