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危机真相(2 / 3)
清的王公大臣,恭亲王等,就是那拉氏都忍不住劝告罗阳,应该对西洋人防范警惕,因为,这些人不是好东西, 太平天国出身的将领,李秀成,陈得才,黄文金,陈书坤,包括从北美返回的李侍贤等人,也包括张遂谋,西北的总督骆秉章等人,更激烈地向罗阳建议,警惕西洋人,因为,在他们大工厂和外來干涉畅销货的冲击下,中国百姓的生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量的手工业作坊纷纷破产,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银贵钱贱,造成了通货紧缩,百姓的财产也在缩水中,许多人流离失所,要不是政府的救济措施,不定又有多少的危机发生呢, 罗阳坚决地顶住了将官要员的压力,反复向大家解释,这是阵痛,当英国和法国的技术在华站稳脚跟以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其激发,才能够发展起來,即使是附属性的经济,也可以得到工业文明的实惠, “三年到五年以后,经济状态必然改变。”这是罗阳对官员们信誓旦旦的一句话, 当然,这些话,都是骗人的,罗阳都不信, 不仅是骗国内的人,也是欺骗国外的人,而且更主要的是欺骗国际视听, 可以说,华夏天国建立的两年时间里,除了在社会安定团结方面以残酷的手段构筑了稳定局势以外,在经济实际方面,其发展的措施寥寥无几,而被英国法国经济入侵造成的损失,大得惊人,因为,还是值百抽五的旧税率,又加上大量的工厂在投入生产,几乎将所有的中国经济领域都覆盖了, 可以说,越來越多的人认识到,所谓的华夏天国,其实就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对外投降,对内压榨的,与前清也沒有多大差别的政府,在经济上,它的努力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而且,认真说起來,也沒有进行多大程度地努力, “引狼入室啊。” “竖子不足与谋。” 许多前清的官员,特别是那些守旧的官员,在背后已经将罗阳等人骂惨了, 罗阳此前倡导的准备战争,发展经济等的号召,也成为不少官员冷嘲热讽的话柄, 短短的的一年半时间,华夏天国取得的对美战争的胜利成果,政府积累的威信,很大程度上被经济上的危机给冲击淡化了, 大家都觉得,罗阳是个军事奇人,可是,在政治上,只能算是个普通人,在外交上和经济上,简直是个白痴, “傻,再沒有这么傻了。”象张之洞那样的精英人才,都摇头叹息, 清政府为了抵制外來经济势力的入侵,曾经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军事失败以后,才被迫一步步地退让,骨子里,对于外來列强的经济侵略,保持了极大的警惕性, 尽管现代社会的经济联系在密切加强,可是,民族工业,掌握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