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晓之以理(2 / 3)
没有真正的经济政策,没有土地改革方案,只有简单的屯扎部队,征集粮草,简单的军事斗争,这也是他的部队不能得到大多数百姓支持,无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太平天国从最初的平均土地到承认地主权利,无所作为,在石达开的身上表现得最为典型。 罗阳就是草根,善于从底层来看问题,何况,他又有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脉落,知道,要使革命成功,中国富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要维持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必须均匀土地,均匀财富,否则,只能陷于混乱。 罗阳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等待,直接将成都城里的数十家大富豪们都请了来,询问情况,要求他们认捐,在庄严肃穆的前满清总督府内,罗阳的身边是数十名戒备森严,武装到牙齿的官兵,这是威吓,也是示强,而罗阳本人,则温文尔雅,陈述厉害。 “诸位乡绅,你们知道鸦片战争么?” “嗯?” 罗阳从鸦片战争讲起,讲满清如何如何腐败,被数千英国鸦片贩子的流氓强盗打得狼狈不堪,丧师失地,又割地赔款,丢尽了中华民族的脸面。“这样的政权,这样无能腐朽的家伙,绝对不能代表中华民族,必须推翻之!” 满清政府的社会信息封锁,是成功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威力,使四川这些上层建筑的精英们,都对此前的对外战争了解甚少,这反而有利于罗阳的宣讲。他拿出了一系列的数据,英国人多少船,多少人,多少炮,清军打了几仗,如何丢人现眼,等等,然后又牵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讲了英法联军在北京一带的战功,讲了满清两广总督在广州的无耻“不抵抗”政策,接着,又讲了太平军的情况,特别是西路太平军在罗阳的统帅之下,依靠先进的火炮威力和战术,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罗阳讲起这些来,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所有听众,开始还心存疑虑,或者内心抗拒,现在,都听得入了迷。 “好!”有几个绅士,甚至高声呼喊,表示惊叹太平军的威力。 “本王发誓,所有言论均是实话,再说,本王也无须对诸位欺骗。如果本王所言不真,则我们军何以能够以区区万余,打破成都?生俘骆秉章?”罗阳继续诱导。 当然有许多疑问,所以,多数的富豪们还是冷静面对的,但是,罗阳的话,特别是那些满清军对抗外敌作战的无能惨败的事实,深深震撼了他们,使他们顽固对抗大汉天国的本能心理,开始溶解消退,许多人开始了反思。 接着,罗阳又讲述了大汉天国和太平天国的区别,表明,自己统帅的,不仅仅是一支军队,更是一个国家,要在四川和全华夏都取得成功,是不会轻易败退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