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我就是讨厌,不行吗?(2 / 4)
港之中。 这些都是通过各自的情报渠道,从日本各地赶到越后的大海商,不过这些人之中日本人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剩下的基本都是停留在日本的南蛮商人及中国商人,还有一两个朝鲜商人。 因为对“代理商”的制度有所了解,所以能够特地开着船跑过来打探消息的,都是自觉有资格成为“代理商”的大商人。 而没有足够实力的中小商人虽然未必就看不到越后这些神奇商品所能够产生的巨大利润,但他们不是没有快捷的渠道获得这个消息,就是自觉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大商人,所以没有派人前来做无用功。 如果今后他们能在本地区的“代理商”那里进货的话,他们可能始终都不会直接和越后打交道,除非本地区的“代理商”将越后的商品全都放在自己的店铺中销售,连一点汤也不肯分给他们,他们才有可能前来越后寻找进货渠道。 ——虽然楚轩其实没有打算在日本之外实行“代理商”制度,但利用这个消息将实力不足的中小商人刷下去,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因为比起最大程度地赚取利润来,楚轩需要的是最大程度地让物资流通,因此能够在其他地区迅速、大量地组织楚轩所指定的生产资料,这才是获得越后商品的先决条件。 毕竟,日本太小了,资源也太贫乏了,而开采资源的人手则更加匮乏,从开采及运输越后及周边地区的资源这一步开始进行生产是根本不可能的,唯有依靠各地的大海商,将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或初加工产品运到越后,由越后生产出最终成品,才能够让越后飞速发展。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管是东亚本地的商人,还是在东南亚设有不少商站的南蛮商人们,都获得了“代理权”之外的满意收获。 虽然说楚轩的要求是等先见到对方运来的货物,才会将越后商品兑换给他们,但现在这是卖方市场,而且买东西本来就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以这些大商人们也没有任何意见。 而实际上,楚轩现在所准备的商品,也就只够一次交易而已,他把现在能提供的所有商品都预售出去了,新的商品就只能等这些神通广大的海商们从东亚、东南亚甚至印度等地运来各种原材料之后再进行生产了。 在这次规模宏大的商品交易中,李华梅作为中国海上的霸主,吃进了相当一部分越后商品,而丽璐也利用自己和绫御前、谦信酱亲密的私人关系,得到了能够让她吃得饱饱的份额。 但是,不知道为何,绫御前就是和李华梅不对付,使得原本想和楚轩多聊聊的李华梅也只能远离楚轩和绫御前等人,甚至和非常投契的谦信酱也只能保持稍微密切一点的关系。 虽然李华梅宽宏大量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