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八章 分兵与隐忧(3 / 4)
命令的口吻说出,魏延和被点到名字的赵云都不敢怠慢,齐齐抱拳领命。应命后,赵云才提出了疑问:“主公的意思,是要末将击溃王门之后,迅速返回与您汇合吗?” 王羽摇摇头:“不,打败王门后,有甄家等豪强的配合,巩固防御应该不是问题,你尽力追击,扩大战果,无须以返程为念。” 赵云迟疑道:“那您……” “反正伯珪兄更希望独自击败刘虞这个宿敌,只要确定两翼没有危险,干脆还是满足他的愿望吧。”王羽嘿然笑道:“这也算是两全其美了,不是吗?” 赵云不说话了,如果单是面对一个刘虞,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阵仗,王羽的三路进兵之策,军事上的重点在于防备乌桓、鲜卑有可能的突袭;大略上则是炫耀兵威,慑服各方势力。 甄道之所以能顺利说服老爹,和青州军的强势不无关系,若没有北征之意,甄逸会不会舍得嫁女都是个问题,更别提将身家性命全部押上了。 诸葛亮不无担忧的提醒道:“可是主公,若是公孙将军顺利占据幽州……” “无妨。”王羽摆摆手:“伯珪兄是磊落之人,他说了放弃争鼎之心,就不会出尔反尔。何况,平定北疆之后,还须伯珪兄继续镇守幽州,不必多做猜疑。”说着,他叹口气道:“吾之所以一意北上与他汇合,只是有些担心……” “担心?担心公孙将军不是刘虞对手?”诸葛亮眨眨眼,觉得王羽的担心很多余。 刘虞表面上兵力很雄厚,据说已经达到了十万之数,但都是临时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包括鲜于世家、齐家等在内的杂胡豪强响应了刘虞的召唤,带着私兵部众,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 具体的兵力数字,都是各家自己报的,到底是为了多拿军饷,还是真有那么多人,本就很难说。就算真有十万大军,这种连统一号令都做不到的大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这样的军队如果各自为战,或许可以靠着单兵的剽悍战力有所建树,聚在一起会战,那就是一坨渣。当然,他们分散开也没用,公孙瓒不会那么笨,分散兵力去一一剿灭,他会直取蓟县,去摘刘虞的脑袋。 而刘虞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嫡系部队。 他麾下的大将之中,鲜于辅、鲜于银、齐周几个都不是官员,他们和草原上的小王差不多,凭借威望,随时能召集起几万兵马。 阎柔这个乌桓校尉是抢来的,他手下倒是有固定班底,三千马匪。打大仗的话,他还随时可以从乌丸、鲜卑的部落召唤援兵。 刘虞手下唯一的常备军就是麴义的先登营,这支部队是很强的战力不假,但人数太少。龙凑之战后,先登营几乎全灭,麴义身边只剩了几十个亲卫,现在的幽州先登营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