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八章 两路夹击(3 / 4)
,都有不逊于阙宣军的规模。但这样的武装程度……别说山贼,一般的诸侯都未必拿得出来,只有王羽、曹操、刘表有可能有这个财力、物力,其他人统统不行。 两千重甲步兵和一千强弩,王羽在高唐大战中,硬抗匈奴万骑冲锋时,武装程度都没达到阙宣军这样,但却硬生生的正面挡住了上万胡骑的决死冲锋。由此可以想象,阙宣这支兵马,威胁到底有多大了。 光是阙宣一支兵马倒还无妨,毕竟对方人数有限,还是可以设法抵挡的。问题是,现在立足未稳的青州军面对的是两路夹击,曹豹虽然不是名将,但他麾下的一万五千大军可不是摆设。 无论迎击哪路敌军,都会被另一路抄袭后路,城内的徐州军归附时间太短,本身战力也是有限,守城还算靠谱,但在想要守住马陵山的钱粮就难了。 张颌军迅速南下的前提就是这批粮草,东海有粮,军队才能轻装前进,若是要从青州辗转运粮过来,消耗的时间可就长了。 全军守山也不是个办法,两支敌军如果会师一处,有人数优势,又有装备优势,战力的增加何止以倍计? 形势的恶劣,出乎了所有人的预估。 “只能做两手准备了,一面分兵迎战,设法延迟敌军行进的速度,等待琅琊援军……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将钱粮散于百姓,暂且整军而退了。”沉默良久,诸葛亮忽然长叹一声,说出了众人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 但这一次,连最喜欢和他别苗头的魏延都没出声。尽管心里觉得憋屈,但这仗实力差得太多,顾忌偏偏也很多。 若是没有王羽在,也不用顾及山里面藏着的钱粮,无论是守城还是放手一战,都可以研究研究。可是,为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东海郡,冒这样的风险,似乎有些不太值当啊。 实际上,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徐州各势力众志成城的表象只是暂时的。只要青州军的压力一消失,阙宣啊,曹豹啊,这些人肯定会立刻翻脸,战成一团。自己只要退回青州,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慢慢互相消耗就可以了。 至于说,曹豹这些人会不会乘胜追击,攻进泰山或琅琊…… 大家巴不得他们这么做呢,来容易,走就难了。琅琊、泰山一带的地势不比东海,有的是可以设伏用计的地形,随时会被徐晃、张颌两面夹击,别说区区的曹豹、阙宣,就算是曹操来了,也不敢说自己能全身而退啊。 所以,用不着商议太多,众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王羽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他知道众人在顾忌些什么,无非就是那点权衡利弊的事,他相信,如果自己不在,无论赵云还是魏延,肯定不会这么轻易言退的。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