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3 / 4)
记住了,但能不能百分百的执行,还是个问题,这货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头脑发热。 太史慈自己可没这方面的自觉,子义湾三字,勾起了一个让他心里一直很痒痒的问题:“对了,主公,那舆图您到底是从哪儿弄到的啊?连蓬莱仙岛……好吧,是倭岛那种地方都画出来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太史慈最让将军府群臣喜欢的,就是他总是能问出大家心里想着,却不敢问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除了诸葛亮之外,青州再无人能与他比肩。 将军府内部之所以对东渡计划更有信心,不完全是因为王羽的威望所致,关键是王羽拿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地图! 不是青州、冀州的舆图,而是整个渤海,乃至东海的地图! 地图上勾勒的不是山川河流,而是漫长的海岸线,上面甚至标注有参考距离这种堪称逆天的数据——以这次东渡为例,在东山角,计划是一路向正东方向航行,预计的终点将是近四百里外的一处无名海湾,以东渡主将太史慈的名字命名之。 除此之外,图上还表明了整个三韩半岛的走向,在半岛南端有座大岛,在大岛东面是一座宽约百里左右的海峡。 按照计划,探险船队唯一的两次远航,就是从成山角到子义湾,以及横越海峡的两次航行,其他的路程,都将是沿着海岸线行动。 风险被压缩到了极点。 虽然王羽一再说明,这个图只能用来参考,距离更是当不得真,可就算他不是在谦虚,这舆图也足够骇人听闻了。 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勘探,谁能凭空画出这种东西来?反过来说,谁能花费十年二十年的苦功,去勘探这种东西呢?有这功夫,画一幅大汉州郡的详图献给天子岂不是好? 总之,这是件很有说服力,也很匪夷所思的物事,不知勾得多少人辗转难眠。只可惜王羽一直不肯明说,也没人敢问,今天终于有人问出来了,大伙儿都竖起了耳朵,伸长了脖子,想要一偿所愿。 “大家都很好奇是吧?”王羽环视一圈,入目的尽是闪闪发亮的目光,连贾诩这只老狐狸,田丰这个老古董,都不由自主的在点头。 “那就说说好了……” 这秘密说白了不值一提,王羽好歹是个特种兵,怎么可能连自家领海的地图都画不出来?这地图当然不是很准,一方面王羽不是地质专家,也没有后世的精密绘图工具,另一方面,这时代的地理状况和后世也不太一样,后世的海岸线延伸得要更远些。 所以王羽说舆图只能拿来参考,绝对不是谦虚。 这个理由当然不能说,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王羽信口胡诌:“本将小时候,曾遇见过一位道士,他教了我许多东西,其中就包括这幅舆图还有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