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六章 军师斗法(3 / 4)
移,脸上泛起了一丝冷笑。 “董卓不会用人,偏偏又喜欢追捧名士。当年入洛阳就犯过错,提拔了诸多名士为刺史,州牧,结果联合向他发难的,正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这批人。主公当日孤身潜入洛阳,和王允密谋图之,虽然未尽全功,但其中种种,却也瞒不过真正的智者。” 微微一顿,贾诩换了一副意味深长的语气:“满朝公卿中,想必已经有很多人与关东诸侯串联了,袁绍、曹操、刘表,无不是他们的目标。眼下袁绍已覆灭,刘景升对奉迎天子,进取关中毫无兴趣,曹操自然就成了公卿们最大的指望。” “原来如此。”王羽十分惊讶。 董卓会被朝臣们联手干掉,这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参与此事的大臣极多,王允和吕布只是必然中的偶然罢了,没有他们,这事同样有可能发生。 其必要条件不是王允和吕布,而是董卓的嫡系部队在外作战,他身边相对空虚,于是就有了可趁之机。 王羽对此并不意外,令他惊讶的只是贾诩的判断,和对此事的诠释罢了。 正如他当日刺董时的考虑,董卓集团的核心就是董卓,董卓一死,看似强大的西凉军团只有土崩瓦解的份儿。特别现在没了贾诩,李傕、郭汜那帮人能不能如历史上一样,不去逃亡,而是反戈一击都成了未知之数。 如果郭嘉也有相似的判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主导曹军的整体战略,没准儿还真能捡个大便宜——唾手而得整个司隶州,顺便还能收编一部分西凉悍卒,实力岂止暴涨二字所能形容? “我军对关、洛的战局鞭长莫及,就算写信提醒董卓,他也不会相信,只会认为主公是为了保全白波,用缓兵之计罢了。所以,主公唯一能做到的,对关洛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釜底抽薪!” 没错,就是釜底抽薪,王羽完全明白贾诩这记狠招的绝妙之处了。 经过了王允之事,董卓应该多少也意识到身边暗藏的危险了。但他知道也没办法,三辅残破,若不能夺取河东、洛阳,他拿什么来供养麾下的十万大军? 特别是河东,白波全据河东后,将那里的豪强斩杀一空,拥有大量良田。只要夺得了河东,董卓这口气就缓过来了,用不着再冒着巨大的风险,全力向东进兵。只要调回一路嫡系,长安就安全了,他也不用总是躲在湄坞的城堡里。 这样一来,洛阳的军事压力虽然还在,吕布也随时面临着危险,但只要曹操没办法从内部瓦解董卓军,即便他取了洛阳,也只会是再多两路敌人罢了。 夺洛阳之仇,会让吕布视他为仇寇;董卓要问鼎天下,必须向洛阳进军,占据洛阳的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只要有人呆在那里,就挡住了董卓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