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八章 以攻为守(3 / 6)
富了,王羽怎么可能嫌弃呢? 不过,张燕发动的确实不是时候,他的部队既然也是黄巾出身,优缺点八成就一样。黄巾军的攻坚能力,那可不是一般的渣。 邯郸守将尹楷倒不是什么名将,但邯郸城乃是赵国故都,墙高池深,城防坚固得很,只要有数千敢战之士坚守,十万黄巾就只有望而兴叹的份儿了。 黑山军的机动力也不咋样,黄巾军的兵民不分家,大军出动的时候,经常都是扶老携幼的,攻不下邯郸城,保障不了后路,他们就只能在邯郸周围打转。 所以,张燕声势浩大的进攻,除了吓了袁绍一跳,把袁绍死死的钉在邺城之外,什么作用也没有,反而破坏了王羽引蛇出洞的策略。 他分兵多处,本来就是想示敌以弱,引急于找回面子的袁绍出击呢。 王羽总结道:“所以,除非有其他势力加入战局,打破局势,否则,擒贼先擒王是肯定行不通了。现在,咱们只能设法侵蚀袁绍的地盘,把他的势力一点一点挤出去。” 张飞明白了:“原来如此。所以你在平原三郡颁布政令,让百姓西来就食,算作服徭役?这招倒是有点意思。” 王羽哈哈一笑,抬手向外一指,道:“外面的田,有九成都是地方豪强的,既然他们不识时务,准备死忠于袁绍,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用他们的粮食来赈济饥民,就是最好的惩罚了,哈哈!” 汉末农民起义时起彼伏,究其根本,主要就是贫富差距过大,豪强利用权力,疯狂的兼并土地,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落为赤贫状态,为了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 冀州、兖州是黄巾起义最集中的地域,镇压的也最为得力,说明这里的豪强势力相对强大,同时,土地兼并的受害者也更多。 他们之所以不肯投降,未尝不是王羽实施的青州新政的影响。 青州新政是倾向维护弱者的政策,与一贯奉行刑不上大夫,士庶有别的华夏传统官僚制度,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后者注重的是维护士族的利益。 历史上,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的施政和青州新政颇有些相似,但战后,为了安抚冀州的豪强,曹操不得不改弦易张,将政策恢复成了传统模式。 王羽眼下其实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做法,以改变内政,换取冀州豪强的支持,进而更快的巩固的已经占领下来的地盘。 只可惜,王羽骨子里就不是个政客,他虽然也懂得听取意见,不会因为面子之类的东西固执己见,但原则性的东西,他不会有丝毫的让步。 华夏几百年一盛衰轮回的命运要如何改变? 不在内战中消耗太多人口?有用吗? 要知道,五胡乱华的契机可不是三国,而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