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章 顺水推舟(3 / 4)
这个岛有一面连着陆地,离海岸也不远,太史慈认为可以用特战队偷袭,让对方来不及上船。这样不但能击败敌人,还能掠夺船只来壮大自己。 太史慈的想法跟王羽最初的念头相当契合,不过,想到公孙度的身份,王羽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沉吟道:“阳人之战,某就是靠偷袭侥幸胜了徐将军,而后的北海、泰山两战,也都是用突袭的战术赢下的。公孙度不是蠢人,既然处心积虑的要与本侯为敌,他就不会不防着这一手。” “他防不胜防!” 太史慈不肯放弃,“他再怎么防备,也想象不出我军的战术有多少种变化,每种变化有多强!再说,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只要他稍有疏忽,我军就可以无声无息的靠近,然后施以雷霆一击!” 接手特战队,得到王羽的传授之后,在之前的剿匪行动中,更是得到了多次验证,此刻太史慈的信心爆棚,只觉天下事无不可为。 王羽摇摇头:“难说,柳毅不用做太多,他只要多布置些岗哨,将船只布置得分散些,就可以给我军造成足够大的麻烦了。若是他干脆不在岸上过夜,我军即便能无声无息的靠近,也不可能尽得全功。” 不尽全功,就是失败,歼灭不了辽东水师的主力,就肯定会遭到对方的报复,战事一起,势必连绵无期,大大的违背了王羽稳固后方,休养民力的政略。 太史慈不是一味莽撞的人,他循着王羽的思路一推演,就知道突袭的成功率到底如何了。顺利的话,可以取得一定的战果,若是稍有差池,麻烦就大了。 “管承又如何?”暂时找不到对付辽东水军的办法,王羽将注意力放到了另一边。 “此贼是积年海匪,在东莱纵横多年,虽然是贼,但手下的实力却很可观。他原本是在成山角起的家,后来青州乱势渐起,他也是一路西进,现在的老窝在黄县北边的大黑山岛,手下有数千喽啰,船只近百,不过他的船以小船居多,只能在近海航行,走不了太远。” 对管承这个同乡,太史慈了解的资料更加详细。 “有没有希望收编此寇?”见王羽沉吟不语,贾诩提议道。 “不可能。”太史慈摇头不迭,极不看好贾诩的提议。 “管承手下都是积年悍匪,只会拿刀抢劫,让他们种地或者打鱼,他们肯定不干!至于整军收编……他们可能会接受名义上的招抚,但肯定不会上岸接受收编,就象黑山张燕那样,就跟别提让他们和辽东水师对抗了,那贼狡诈着呢。” 泰山之战后,王羽任凭悍匪逃亡,并未加以追击,固然有夜战的因素,同时也是因为他对这种当兵不省心,当农民又不放心的祸害没兴趣。 太史慈知道王羽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