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章 暗合经典(2 / 4)
朝廷的不信任和仇视而已,对抗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王羽跟他们不一样,他之所以选择青州,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势够好,可以保障后方的安全,安心建设一个乱世中的桃源出来,没有人,还称什么桃源? 此外,徐庶还问及对管亥及其党羽的处理,以及此次青州黄巾掀起大规模行动的相关情报。 管亥及其党羽,和普通喽啰,以及刚挟裹进去不久的百姓都不一样,这些人是积年盗匪。 他们只会抢劫杀人,让他们老老实实的种田是不可能的事,别说徐庶,就算徐荣来了,他也不会把好心肠用在这些人身上,以杀止戈还差不多。 徐庶的意见是问完口供就都杀了,顺势还能卖给青州名士们一个人情,尤其是那些和管亥有血仇的。 不过,太史慈却提出了意义,他的意见是收编这些人。 王羽不确定太史慈有没有拆徐庶台的意思,但他说的的确有道理。管亥很能打,尽管比不上太史慈、黄忠这些超一流的名将,但放在二流里面,那也是顶尖的猛人。 看过太史慈转述的朱虚之战,王羽都微微有些惊叹了,这个小说里的龙套角色确实不一般。 管亥的党羽也不差,都是亡命徒,只看管亥在夜袭那么不利的局势下,还能集结出一支近千人的部队就知道,这支贼军的战斗力和斗志相当强悍。 王羽比太史慈对这些人的了解更深,没猜错的话,这些人就是后世名震天下的青州兵了。 青州兵的特点就是,打仗勇猛,军纪极差,曹操收编青州兵的时候,实力不算太强,很可能收编的时候,就是客强主弱的态势,所以他也没办法约束得太严格。 历史上的宛城之战,曹操被贾诩暗算,全军溃退。于禁领着数百泰山兵且战且退,顺便还扎了个营盘来收拾溃兵,结果发现几个带伤裸奔的,一问,被青州兵给抢了,裤头都没留……所以,尽管青州兵很强,但王羽却没多大兴致,用这种军队打仗,会坏名声的。当然,择选精锐,严加操练也许能纠正过来,但那恐怕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得到的。 对这个问题,王羽有些拿捏不定,他干脆向贾诩问计:“文和,你怎么想?这个管亥是杀还是留?” “那就要看主公您对青州的规划了。”贾诩回答的很流利,显然已是成竹在胸了。 “此话怎讲?” “主公您若是要扩军,这些人无疑是最好的兵源;如果继续走精兵路线,那就不用多想了。可不管主公您怎么选择,都是战后的事,这场突袭战,不过是前哨战罢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将管亥的价值都榨出来,为后面的大战做准备。” 王羽听出了点什么,狐疑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放了他。”贾诩干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