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章 复杂的形势(3 / 4)
为袁术的架势,同时,孙坚的威慑力也是重要原因。若不是孙坚杀了张咨,袁术的家世再好,也不可能让门生故吏把位置让出来给他坐。 当时,袁术加上孙坚的势力,几乎占领了荆州全境,七个郡国中,只剩下了南郡还游离在外。若不是刘表顶着个宗室的名头,当时勤王的局势也是一片大好,说不定袁术会先行攻略南郡也未可知。 听了袁胤的解释,王羽才明白,为什么十八路诸侯当中没有刘表,在联盟成立的时候,刘表根本不是诸侯,唯一的地盘也是岌岌可危,得看袁术和孙坚的脸色行事才行。 这种情形下,他怎么敢离开襄阳,跑到南阳去送死? 孙坚和袁术的合作,是无奈之举,他当着坏人,袁术没出多少本钱,还担着好名声,此外还占据了主动权,这场合作对孙坚来说,绝对是不公平的。 可是没办法,光凭他自己,武力再强也搞不定荆州,在这个时代,没有家世,没有煊赫一时的名声,想称雄?根本不可能呢,孙坚也只能忍着袁术的坏脾气,继续履行这个不公平的盟约了。 不过,若是有人当面对孙坚说,他是袁术的手下,他也是要翻脸的,所以袁胤才叮嘱王羽这些。 他的言外之意很清楚,要是孙坚和王羽冲突起来,袁术会很难做,因为两边都是盟友,他压不下去。 而孙坚对王羽似乎也不太看得上,没有特殊原因,无非就是同类相斥的结果。 王羽不来,袁术就只能倚重孙坚,王羽来了,孙坚在联盟中的地位就会下降,他自然不待见王羽。 听完袁胤的解释,王羽在心里又补充上了一条,黄忠杀了孙坚的人,又成了自己的属下,孙坚不翻脸才怪呢。 此外,他还弄懂了一件事,那就是孙坚手下的兵马,跟江东没多大关系。 孙坚去长沙赴任之前,带了几百老家招募的吴郡兵,然后先后在长沙讨伐区星,越境至零陵讨平了周朝,以及桂阳的郭石。招降纳叛,再加上长沙的郡兵,有了数千人马。 后来在南阳杀了张咨,又将大部分郡兵招入军中,于是,才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大军。 当然,现在这支大军已经在梁县东郊灰飞烟灭了。眼下,孙坚和袁术,都在紧锣密鼓的招募兵马,以图重整旗鼓,南阳的潜力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所以两人将目光转向了豫州。 最后,袁胤还透露了个小秘密,袁术刚回到南阳的时候,孙坚打过王羽部属的主意,那两千丹阳兵让他很眼热。 这支兵马是陶谦送的,接收完部队后,王羽就走了,忠诚度很有限,所以孙坚有这个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的企图最终没能得逞,按照袁胤的说法,袁术暗中帮了不少忙,不过,依照王羽的推测,以于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