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见证者们(4500字)(4 / 5)
备,最后还是少不了人。” “是啊,虽然是我们自己的钻井平台,但每天的租金还是要算到成本里的,大家都想早一点将油田找到。现在好多了,见到了原油,大家都放心了。”监督员说到此处,脸上的笑容掩都掩不住。 对石油人来说,最好的褒奖就是原油了。 王德煌等人也是从石油大会战的年代过来的,曾经的激情历历在目,不禁心有所感,脱口问道:“听说,你们勘探出了一个超级油田,有这回事吗?” 这就是他此行的目标了,判断大华实业的油田规模。 监督员是基层干部,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想法,笑笑道:“有多大我说不准,比瑟坦大是肯定的。我在瑟坦工作过,所有指标都比我们现在差的多。” 王德煌一边顺着只有人宽的楼梯向上慢慢爬,一边有意识的笑道:“你们的单井产量都有1万吨,一年最少300万吨的产量,比瑟坦油田大也不难想象,关键是能有多大。对了,这边钻井平台上多了人,其他的钻井平台呢?” 此时,大华掌握的油区,投入运行的海上钻井平台共有5个,正在建设的尚有3个。 监督员跟着爬楼梯,仰着头,道:“又从瑟坦调了一批人,再就是你们见到的外国临时工了。人比以前还多。” “比以前还多?” “这不是好多人过年都没回家吗?现在回国轮休的时间到了,瑟坦和新招的人到了,好多人又不想立刻就走,说要留下来到出油,人数就多了。”监督员说到此处有点小骄傲,30多岁的人了,说的还唾沫横飞,溅梯子下面的人一脸。 尽管进度不同,但无论是负责建设的工人,还是负责采油的工人,最迟也是获得竞标时来到阿塞拜疆的,在此期间,即使是春节,大家也少有回国的。 不是不能回国,而是为了追赶进度,大家都抽不出时间回国。 海上钻井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都是相当复杂的,而且,越是早期的钻井平台就越复杂,用起来故障率就越高,大华在有瑟坦油田的情况下,也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培养出几百名的合格人员,现在,在维持瑟坦油田的情况下,人力也不能说是充足。 毕竟,阿齐久油田所处的海面比瑟坦油田要深,建设难度和使用难度都要相应上升。有资格到这里来工作的工人,大多处于“特殊贡献清单”靠前的位置,他们为大华实业创造的利润和获得的红利,都是超过本土员工的。 与之相应的是,好容易排在特殊贡献清单靠前位置的大华员工,也会尽可能的维持自己的位置。 充分的经济刺激,再加上一点点中国特有政治工作,是保证中方的海上钻井平台持续工作的良方。 雇佣来的英国、丹麦等欧洲工人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