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亚洲人(2 / 4)
吨的油田,只是注资5000万就拿下来,自然少不了各种猫腻。不过,他本人是不太愿意掺和到这种事情当中的,想了想,道:“我尽量保证进度,但能不能产油,是无法确知的。” “那当然。”夏米尔很好说话的笑了。 等了一个星期,巴威尔、夏米尔等人的身后人物,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斯科勒油田。 开始的时候,苏城并没有注意,但是,随着人数的在斯科勒,戚晓昆找上了他,道:“来的人,不可能都是巴威尔他们的投资者。” 作为大使馆武官处的成员,戚晓昆的信息渠道很丰富,对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更是有相当的情报积累。 苏城不禁正色道:“不是投资者是什么?克格勃?有这个必要吗?” 戚晓昆被他说的一笑,道:“没那么严重,克格勃都自顾不暇呢。我只是从来人的身份分析,他们没有联合起来的必要。嗯……我注意到,里面身份最高的是一名地质部的副部长,还有退休的通用机器制造部的部长,然后是一名化学和石油加工工业部的部长遗孀,另外几人都属于更低一级的前苏联干部……此外,在俄罗斯政府内任职的还有几个人,有俄罗斯联邦能源署的,俄罗斯联邦工业属的,都是炙手可热的职位……还有俄罗斯联邦地区发展署的官员……” 苏城打断他,道:“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是投资者?” “现在的俄罗斯?他们可不会来这么多人,就为了瓜分一个5000万吨的油田。虽然是不少钱了,但没必要,你懂我说的吧。”戚晓昆搓了一下手,道:“我估计,有三四个人联合起来,拿下这个斯科勒油田就没问题了。” 苏城无奈点头。 虽然是上亿美元的买卖,但就像是苏城不愿参与投资一样,这些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官员也会有同样的顾虑。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等待几年时间,然后幻想衣食无忧的下半生的。 “那你觉得,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苏城转头再问戚晓昆。 戚晓昆从兜里摸出一根巧克力棒,边思考边撕开包装,大大的咬了一口,才道:“我个人猜测,估计都是对油田有兴趣的人。” “但不一定是斯科勒油田?” “嗯。” 苏城摸着下巴笑了:“我正想着在俄罗斯卖牛仔裤呢,没想到不用自己宣传,他们就找上门来了。” “什么卖牛仔裤的?”戚晓昆不理解了。 苏城讲了做牛仔裤的人,通过卖结实的裤子赚的比淘金者还要多的故事,然后道:“我不太看好在俄罗斯长期持有油田,不过,做技术服务商,顺便提供信贷服务,还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同样能获得一定的石油控制权和影响力。” 要想在俄罗斯长期持有50%以上的油田股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