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老板放手放胆,政府撑腰壮胆(3 / 4)
段,车队前方的警车还会用大喇叭喊话:“靠边让开,靠边让开……” 不管是红色的军牌车,还是挂着市委乃至省委的车,听到警车的喊声,全是慌不择路的做拐右移。苏城用膝盖猜也知道,这些都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想办法挂了特权牌。 只用了30分钟,就看到了海沧县的县界牌,比平时快了一半有余。 市县交界的公路照例又宽又平。海沧县的迎接队伍就等在哪里,不像是省里还矜持一番,海沧县是把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的四套班子全给挪移了出来,而且生怕苏城不懂,给打上了牌子。 苏城整了整衣领,准备出去继续应酬,司机看见了笑笑,说道:“我们不用停的。” 果然,市长探头出来说了两句话,县里的头头脑脑们就像是归圈的羊似的,纷纷向苏城这边招招手,算是打过了招呼,一窝蜂的钻回了自己的小车,砰砰乓乓的跟在后面。 车队再次启动,只是前面又加了一辆警车和两辆摩托警车,警笛的声音也更大了。 苏城坐直的身板又垮了下来,望着路边“老板放手放胆,政府撑腰壮胆”的标语,不自在的道:“海沧县增加车辆了?” 此时的普通县城,四套班子能有8辆车的都少,何况海沧县开出来的就有十几辆,而且无一例外是小轿车,比内陆的地级市还豪富一些的样子。 司机不知得到了什么样的指示,紧张的解释道:“海沧县的车辆是特批的,省委命令加强海沧县的班子力量,补充过来的干部都要带人带车带资金,没有例外。” 苏城听的一笑,转而又觉得这个想法有趣。如果让各个地区送海沧县一辆车,他们必然是不肯的,但若是用调派干部陪车的方式,对方就不好拒绝了,无形中分化了基层的抵抗力量。 要说灵活,中国的干部其实是最灵活的。思想解放不解放,其实要怪早期的限制台严格,政治陷阱又太多,聪明人总不会踩着地雷阵往前冲。 车内再无话,直到抵达海沧基地。 以前的红黑色砖墙被砌上了瓷砖,拔高到三层楼高的大门换上了两个有气势的立柱。 中年秃顶的金书记用残存的毛发,从左边盖到右边,勉强遮住中间的枯萎。表面上,这仍然是一个充满自信的男人,他不等车停稳,就从后面奔跑过来,甚至赶得及给市长唐安科拉开车门,并骄傲的介绍:“海沧基地是国家级的工业基地,我们海沧县委班子想来想去,要为投资商做点什么,于是给重修了门面。” “苏董觉得满意吗?”唐安科将指挥棒交给了苏城。他本人是从团委起来的,最熟悉的就是年轻干部,知道苏城这种年轻人最在乎的是尊重,因此根本不做表态,一副马首是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