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深交所(3 / 4)
可以现在入市。” “现在?” “是。”苏城转身就让杨明去订机票。 农市长没想到如此简单,一下子不知该说什么了。 91年的航班又小又破。很多民航飞机只有二三十座,大小和私人飞机差不多,装潢和外表和乡村客车差不多。事实上,此时在中国服役的飞机和在非洲服役的飞机没有多大的区别,多是用了二三十年的旧货,还在继续飞行,多亏了油价尚算便宜。 苏城他们赶时间,也没有挑拣的余地,就坐了一架80人座的老飞机,咯吱咯吱的飞去了深*圳。 到了地方,才得到一辆桑塔纳的迎接,一路开进了深交所。 教室大小的房间里,早就有了近二十号人等待。 苏城听着农市长的介绍,又在脑海中与已知的名人一一对照。作为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能够参与中国第一次政府救市行动的人,每个人都有不错的上升空间,好像一条条金光大道早就铺好了一样。 不过,以大华今时今日的规模,苏城早就绝了国内上市圈钱的念头,也没有刻意结识的意思,仅仅记住了人名,简单的握手寒暄作罢。 接着就是开会,说了救市的方式和方案,期间还有政府托市的种种讨论。苏城听的昏昏欲睡。 关于政府是否应该救市的讨论,到20年后也没有个定论,也许再过20年仍然不会有真正的结论。 深交所的先生们只是走了一通流程罢了。 在救市或者关张的残酷现实面前,管行长都收起了他的理想主义,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会议持续了大约2个小时才算结束,然后就见大多数人徐徐离开了房间。 农市长低声道:“调节基金必须严格保密,具体实施过程,就由我们几个人来做。” 苏城放眼看去,除了农市长、管行长和童经理之外,还有一位王总经理。这是个50多岁的典型政府官员,穿灰蒙蒙的夹克,梳大背头,感觉有点土气又有自信的老头儿。 这样的政府官员是地方政府最常见到的,和股票交易所这种新事务却有些格格不入。 苏城回忆了一下,奇怪的道:“您是隆盛进出口公司的王总经理吧?进出口公司也做股票交易?” 农市长重重的咳嗽一声,道:“苏董,王总经理是来帮忙的。” “怎么帮?” 几个人都被苏城问的有些尴尬。过了一阵,仍然是农市长道:“这个……我们原本没有料到大华实业会会现在入市,所以,希望隆盛进出口公司在我们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帮一把。” 进出口公司有钱,苏城是知道的。不过,进出口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以当下的企业架构,隆盛进出口公司估计也不被允许参与股票交易。 有可能涉及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