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善良的总公司(3 / 4)
轰鸣声穿刺而来。 几个地方上来的记者,都跑到土丘上看,一个个惊叹不已。数十辆工程车绝尘而来,气势磅礴,除了部队之外,估计只有油田,才能看到这种重型卡车在野外长途奔驰的景象了。 胜利油田虽然叫做管理局了,但会战体制锻炼出来的能力尚在,一声令下,几十辆工程车奔赴前线的景象,确实激动人心。 以后,这样的情景反而不容易见到了。 苏城也点着脚看了一会,心想:假如有一天,中国能在国外大规模开采石油,我就用重型直升机吊着装备转场。 工程车驶到勘探井附近,熄火停车。10多辆载人卡车掀开车棚,立即跳下整车的工人,排成横纵两队,再在队长的带领下,帮助另外20辆装备车和四五辆后勤车、维修车装卸。 虽然没有来过埕岛,但车队也不需要指挥,司机凭经验就知道该停的位置。这就是会战体制的优势之处,久经锻炼的工人队伍就像是久经锻炼的职业军人,虽然不够灵活,攻坚拔寨却是丝毫不怯。 日产5000吨的油井,又是在海边,要是放在国外,大部分采掘公司立刻麻爪。但对胜利油田的职业钻井队来说,不过是一顿丰盛的宴席。 “这素质,要是打仗的话,开出去就是好兵啊。”有一个微胖的记者一个劲的拍摄,也不知道能拍到什么。 沙鸣印从后面上来听到了,随口道:“我们油田的退伍兵比政府的还多,打仗不用重新入伍,自己组一个油田部队就行了,当舟桥部队,土工部队,一点问题都没有。机械化冲锋也是这个。” 他翘起了拇指。 记者认得他,马上意会道:“沙队长也是退伍兵?” 沙鸣印腼腆的笑了一下,道:“我不是。” “哦,沙队长是有一个参军梦吧。”记者以为发现了素材,激动的掏出纸笔道:“您给咱说说,怎么从一个想当兵的少年,变成了一名勘探队长?其中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啥?” “你为什么做了油田工人?” “我爸是油田的。” “再呢?” “我妈也是油田的。” “这个……是因为家庭的压力,‘压力’这个词不好,是因为家里人的劝说,所以才放弃了保家卫国的参军梦,进入油田为国奉献,是吗?” 沙鸣印摇头:“我没想过参军。” “再有什么原因?”记者急不可耐,这是炙手可热的英雄事迹啊,写出来多漂亮。 沙鸣印被迫,无奈瞪着这记者,道:“再有就是……我爷是油田的,我奶也是油田的,还有我姥爷,也是油田的……” 记者一个个记下来,对了一下,诧异的道:“那你姥姥呢?” 沙鸣印瞪圆了眼睛,摇头往板屋去了,暗道:是你姥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