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青年参考》报(2 / 3)
的单位都升的很快,有这样一层关系,不要求头版和时间的情况下,发表一篇文章是极简单的,刚到工作单位的六子,说不定都能做到。 只要有了报道,再转过头来找林永贵,就好说话了。 苏城回到房间,拿出几份旧报纸,照着人家的通讯稿,模仿了起来。 要说他的记忆里,还是存这些中文系的知识的,但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就完全抓瞎了。 几百字的小文章,苏城生生写了一晚上,总算有版满意些的了,心有余悸的想:幸亏没有留在部委做秘书,否则再别想睡觉了。 他又写了封信,连同通讯稿一起,寄给了六子,让他帮忙找几位师兄,将之发表出去。 接下来几天,苏城就安心等消息了。 这一等,就是一周时间,就在他腹诽邮政效率的当口,小黑领着一辆吉普车,冲进了井站,还边跑边喊:“北*京来人了。” 在油田,北*京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词汇。 待苏城吸溜着布鞋钻出房间的时候,窦队长、老吴等人全都等在了空地上。 “窦队,你昨天上的是晚班吧,怎么现在就起来了。”苏城还满脸的奇怪。 “还不是你小子,北*京都来人了。”窦万山狠狠的瞪了苏城一眼,却挪动了一下,将他护在身后。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北*京人来油田,好坏事参半,但在窦万山的印象里,好事是遥远的,坏事却总是近在咫尺的。 苏城愣了一下,望着窦万山宽阔的背,道:“队长,没事,后面那个小个子是我同学。” 窦万山憨厚的笑了,将苏城给让出来了,又低声道:“小心说话。” 苏城无奈的笑笑。 六子穿着干部服,向身边人打了个招呼,小跑着过来,搂住了苏城,重重的拍着他,道:“你这家伙,一声不吭的跑到油田来了,真是。” 他突然松开苏城,将手指放在鼻子上嗅了嗅,皱起了眉头。 “机油和原有的味道,没闻过吧。”苏城爽朗大笑。异乡遇故知的心情是很好的。 六子的鼻子却有些酸,红着眼圈道:“你当年不是说……唉,你怎么会到油田的采油队来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不是常说,为祖国建设边疆,为祖国建设油田?我如今就在建设油田。”苏城用调侃的语气说:“倒是你,怎么跑来这里了?莫非是趁机旅游。” “你又开始胡说八道。”六子露出了笑容,指着后面过来的国字脸中年人,介绍道:“这位是《青年参考》的副总编彭健,我们是为你那篇通讯稿而来的。” “彭总编好。”苏城微有诧异。 《青年参考》虽然是《中国青年报》的子刊,但它是以“为青年人办一份参考消息”为创刊精神的,而且是一份面向市场的全国性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