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境外桃源镇(3 / 4)
成想还真有实现的机会,越发觉得机缘妙不可言的吴道。也更加坚定,游历的过程中,只要遇到不平事他都会管上一管。这种每做一件好事,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让吴道越发确信,这世上好人还是有好报的。 当吴道离开了被正式命名的桃源镇后,几位才真正坐下来,好好商量小镇管理维护的四方主导者。很快就敲定了具体的重建计划,反正资金已经到位,欠缺的就是将迪亚希望看到的小镇样子给恢复过来。 至于在吴道离开前,迪亚向他请示,希望驻阿米军能释放关押在监狱的小镇青壮。他们很多人,当时都是以[***]军嫌疑人的身份被关起来,因此小镇重建后。这些还幸存人世的青壮,无疑也是迪亚希望他们早点回来参加重建的主力军。 对于这个事情,哈格那有不同意之理,顺道还告诉这位政斧总统。米军会将关押的一批犯罪嫌疑人,移交给阿政斧,将由他们做出到底是释放还是关押的决定。这无疑给极需得到民众肯定的卡扎依,送了一份结结实实的大礼。 有意把这个安全定居点,打造成一个面子工程的米军,在之后的重建上面也出力甚大。甚至还联系了联合国的和平组织,在这里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人道救援任务。而同样在这件事情中,承担中立身份的华夏政斧,无疑也是小镇最受欢迎的外国人。 就是吴道也不知道,若干年后这座建立在阿富汉,以华夏文字立碑的桃源镇。真的成为阿富汉最具影响力的小镇,每个到这里的人,都感受到一从完全不同于镇外的气氛跟世界。而当阿富汉终于结束了多年战乱,每个来阿富汉旅游的外国人,都必不可少来到小镇参观。 一些敢到这里搞破坏的人,除了将承担两个大国的联手打击后,还将受到阿政斧丝毫不留情的坚决打压。就连有些后来搬到镇上的百姓,喜欢打架斗殴乱事时,镇上的老人都会把他拉到神迹塔。让他们看那个被吴道,一剑削平的小楼顶。 用那句吴道说过的话‘如果你觉得脑袋比阁楼还硬,那你就试试’,教导小镇的百姓积德行善。而那块树立在小镇前的石碑,也成了每到小镇重建曰,小镇百姓为了感谢吴道的恩德,必须前往膜拜的地方。 虽然来小镇的人都知道,那是华夏人立的石碑,上面写的文字只要稍了解华夏文化,也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有关于石碑的字怎么来的,吴道的事迹,了解事情真相的百姓却都闭口不提。只有当老人离世时,才会口口相传一个吴道离开时,告诉他们的道号。 那就是四个华夏字‘桃源居士’,就是拥有这个道号的人,拯救了小镇的最后一批人。也才有了后来人,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