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轮明王(4 / 6)
听得本因方丈的声音在屋外响起:“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这时就听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 听声音甚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一点也不像是强凶霸横之人,应该就是大轮明王鸠摩智了。 除了说话的两人之外,听脚步声还有**个人,脚步声却比两人粗重了许多。牟尼堂乃是天龙寺中要地,寻常寺众平时不许靠近,想来这些人多半是鸠摩智所带来的随从。 就听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本因方丈说道:“明王请!” “失礼了。”那大轮明王客气一句,便举步进了堂中,率先向着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凌牧云不通佛法,听不懂这四句偈言是什么意思,但在场的众多天龙寺高僧却是不由得心中一惊,暗道这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竟是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枯荣大师所参枯禅的来历。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还请明王恕罪。” 大轮明王鸠摩智道:“天龙寺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曰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凌牧云定睛向这天龙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轮明王鸠摩智瞧去,只见他一身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令人一看便忍不住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不过凌牧云却知道,别看这鸠摩智长得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实际上可不是个善茬,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做的恶事可不少,说是大歼大恶之辈也不过分,若非后来被段誉以北冥神功吸去了他的一身内力,从而大彻大悟,只怕也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代高僧的美名。 再从板门中望出去,只见门外站着**个汉子,面貌大都狰狞可畏,不似中土人士,自是大轮明王从吐蕃国带来的随从了。只是身份不够,不能进屋,所以留在了屋子外面。 在凌牧云打量鸠摩智的同时,鸠摩智也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