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挑拨生事(2 / 3)
张飞等人打招呼,后来索姓让人把案几抬了过来,和刘修他们坐在一起说笑,他的汉话说得流利,人又爽快,很快就和刘备等人搞得一团和气,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般。 刘修一边暗自赞叹这个乌桓人有一套,一边对一个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年青乌桓大汉说道:“这位兄台不知怎么称呼?” “槐纵。”那乌桓人微微一笑,举起杯子和刘修碰了一下,脖子一仰便干了,冲着刘修一亮杯底。刘修笑了笑,也将杯中酒喝了,这才随口说道:“我看你虽然也是乌桓人,却与蹋顿小帅的快人快语不同,你是沉默是金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拼命的想,槐纵这个名字好象在哪里看过,但是却想不起来。这也难怪,胡人的名字与汉人的名字不同,他只能听个音,具体的意思不像汉人的名字这样清晰,而汉人说胡人的名字难免有些走调,这名字相似的情况经常遇到,他以前听到发音相近的人名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可是他偏偏觉得有些奇怪,这个名字应该特别重要。 “百人百姓,这也不奇怪。”槐纵似笑非笑的看着刘修,从案上拿起酒壶给刘修斟了一杯酒,然后又给自己斟满,淡淡的说道:“便如刘君,对我胡人的看法便与许多人不同。他们要么视我们为蛮夷,不屑提及,要么视我们如猛兽,谈虎色变,就是没几个人把我们当人看。”他端起酒杯送到唇边,偏着头看着刘修:“其实你们汉人的书里不也说,不管匈奴人还是乌桓人,抑或是鲜卑人,都是黄帝的子孙吗,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看我们?” “那些迂腐之谈,不值一提。”刘修哈哈一笑,顾左右而言他:“汉人也好,乌桓人也好,现在都生活在大汉的土地上,以后也许会成为一家人的。民族融合嘛,这是大势所趋。” 他嘴里说得爽快,心里却在暗骂,虽说他对后世那些砖家们动不动就说民族大融合,说什么元清入关是利国利国的好事,但是他知道,后世好象没有乌桓人这一说,那应该是他们被汉人融合了,这样的事,他还是欢迎的。 真要说民族融合,好象整个中国史上也就是汉唐的时候是汉人融合外人的,其他大部分时候都是被人家给融合了,要不然怎么总说汉唐气象呢。 嗯,如果民族融合真是什么大势所趋,那还是这种方式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刘修暗自想着,自己这也算是给汉人融合其他民族、促进民族大融合做贡献了吧? 槐纵哈哈大笑,连连点头,喝了杯酒之后,又说道:“刘兄所言,果然痛快。不错,以后也许是会成为一家人。”他指了指远处的窦返道:“就像他们一样,现在到了草原上,做了胡人,也许胡人以后也会到洛阳,成了汉人,到了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