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吃饭的问题(2 / 4)
募者被筛选出来,成为丰南百户所的士兵。这个数字与江西都司交代苏昊的数字有些出入,不过苏昊说了,宁缺勿滥,先把这55个人培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再逐渐地招募新人,最终达到一个完整的百户所110人的标准。 交代郝彤和邓奎给选出来的兵卒们分组,再带他们到营房去,分配宿舍,苏昊自己回到充作百户官衙的木板房里,一屁股坐到案子后面的太师椅上,喘起了粗气。 穿越过来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苏昊一直都在四处奔波,由于运动量增大,而且伙食也比过去要好,如今的苏昊与三个月前那个文弱的书生相比,身体状况已经大为改善。但饶是如此,这一整天上蹿下跳地忙下来,苏昊还是累得够呛了。 “苏百户,兵卒们的住处都已经安排好了,我和邓奎把兵卒们分成6个小旗,我和他各带3个,你看如何?”郝彤不知什么时候闪了进来,站在案子前,恭恭敬敬地向苏昊汇报情况。 苏昊道:“这事你们有经验,就由你们决定吧。” 郝彤道:“好的。还有一事也要禀报百户,兵卒们的晚饭,如何安排?” “晚饭?”苏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兵营是你和邓奎在管理,你们难道没有找好厨子吗?” 郝彤道:“厨子自然是有的,我只是问,兵卒们的米,该如何发给他们呢?” “为什么要发米啊?”苏昊更糊涂了,“你就大致按着一个人多大的饭量计算一下,让厨子把饭做出来就是了。” “这……苏百户,这军中之事,标下可能还要给你解释一二才是。”郝彤讷讷地说道,他见苏昊是真的不了解军中之事,不给苏昊解释一番是不行的。 原来,明朝军队中的军粮是要分配到各名兵士手中的,这也是为了体现公平的需要。兵士们自己背着米,要吃饭的时候,或者是自己做,或者是统一交给厨子去做。对于后一种情况,每人的米都要单独装在一个竹筒里,厨子把饭蒸熟之后,各人领取自己的竹筒,省得出现抢饭吃的现象。 这些分配到兵士手里的米,是要算在兵士的饷银之中的,发了多少米,就要扣除多少饷银。有的兵士饭量小,或者想省钱,就可以少领一些米,未来多领一些银两。 “这……有这个必要吗?”苏昊郁闷地问道,“大家凑在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不是更好吗?” 郝彤道:“苏百户,你有所不知,我们军中一向都是如此的。军粮是按人头分下来的,如果不分到每个人头上,那么一些大肚汉就会吃掉了其他袍泽的饭,其他人就不满意了。照这样做,军中恐怕天天都要为了吃饭的事情打架了。” “那菜呢?也是各炒各的?”苏昊又问道。 郝彤道:“当兵的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