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火海(完)(3 / 8)
的事情。”原来,美国陆航和海军连续在飞机上吃大亏后,意识到自己的战斗机不如对手,加上新研制的进度又太慢,所以不得不决定先外购部分来弥补差距。美军最希望得到的是中国“双电”战斗机和英国“喷火”,但杨秋却迟迟不愿意**,而是希望将与“双电”竞争却最后出局“风暴”战斗机**给美军。为这件事,他还特意写信给丘吉尔,要求英国政斧严格遵守合同,不得将中国**的简化版“雷电”**给美军。在罗斯福已经上套的情况下,“坑人大王”丘吉尔很乐意美国花上大把冤枉钱,一报“驱逐舰换岛屿”的仇,所以用合同当借口,非常配合的拒绝了交付两架“雷电”给美军研究的事情。 “风暴”战斗机姓能要比“双电”差,与历史上的f6f差不多,但体积和航程要小一点。美军又不是傻子,所以开始时一直拒绝。但最近欧洲风云色变,眼看自己的新战斗机最迟也要到1941年底才能列装,所以才开始试飞“风暴”。经过多次试飞并与美军战斗机比较后,证实“风暴”战斗机姓能并不比“双电”差多少(实际是和简化版雷电进行的模拟空战),符合目前要求,这才答应以一次姓支付500万美元买下全部专利,并且每制造一架就将向中国空客公司支付3000美元的专利费。但在采购中,美军也有个附加条件,就是观摩中国空军的作战行动。 为了这笔大订单,空军司令余磊和总参谋部协商后,答应了下来。 “这位就是带队的陈纳德上校。” “你好,徐将军。” “您会中文?” 陈纳德不太标准的中文倒把徐焕升吓了一跳,王梅堂见状连忙介绍起来。原来陈纳德以前是美军陆航飞行员,退役后一直居住在上海,并有一位中国妻子。《开罗宣言》后,他一度想加入中国空军,但此时美国大使詹森联系到他,希望他出任美军观察员,接受史迪威的领导。美国参战后,史迪威出任盟军在亚洲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美军司令,不过他这名司令现在无权无兵,只有几百名美军“顾问”管理着部分菲律宾游击队。本来陈纳德想组建自己的飞行队,但因为中国拒绝提供基地才作罢。此时恰好美国要采购战斗机,成立美**事采购委员会委员,就让他出任代表团团长,负责向中国采购航空军事技术和资料。 “谢谢您让我们参加这次行动,请问这次的目标是哪里?”与徐焕升的不冷不热相比,陈纳德和另外两名飞行员对有机会观摩中国空军的实际作战行动非常开心。何况看四周的规模就知道,这恐怕是一次非常大的行动。 “是东京。”虽然不喜欢,但军方还是要服从上面的政治任务的。何况这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