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首战次大陆(一)(4 / 6)
国防军装备的zb26和自产版马克沁)和掷弹筒,还有不少sc34冲锋枪(国造mp40)。迫击炮也不少,还能见到早已被国内淘汰的160毫米远程迫击炮。炮兵团三个85毫米榴弹炮营和两个105毫米炮营,卡车和吉普车较少,适合烂泥地的轻型大轮拖拉机却很多,装甲力量则还是空白。至于西北普遍使用的155和210毫米级重炮,这边根本没装备。这也不能怪国内不重视费文华,而是路不通,野战机场吞吐量有限,就算运来重型装备,后续弹药也没法保证。 钱德拉的部队不在这里,但听费文华说,大部分装备和他类似,多出了二十架化蛇战斗机。在与日本开战前,国内还交付了两个营的25型坦克和一千辆军车给他。 知道自己手里的军队是什么样子后,李宗仁就地开始整编。将在印度的中国和钱德拉的部队都编入印度集团军,以便统一指挥。获得钱德拉同意后,他的三个师改为印度第一军第一、二和三师步兵师,将两个装甲营独立出来改为第四装甲旅,继续由钱德拉出任司令,并请他担任集团军参谋长。费文华的独立军改为第五步兵师,本人出任副参谋长。最后还将驻阿富汗的陆军32军153、154步兵师、波斯湾的25军109师、38军183师和第16高原山地旅,还有空军一个混成大队等增援部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告诉大家,振奋士气。 正说话着呢,天空突然变色,不到几分钟就暴雨如注,刚才奚落费文华的几名军官这才明白,为何这里的士兵随身都带着雨衣。 完成整编后,李宗仁将这里的情况发给总参谋部。随后两天,从白沙瓦转道喀什,然后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第16高原山地旅陆续抵达。不过这条航线实在是太艰苦,花了半个月才将七千多名高原山地兵运抵迪格博伊。总参同意改编方案后,考虑到山地兵增援速度慢,还将驻扎在昆明威慑缅甸的西南集团军,第35军166师立即空运加强印度集团军。还调整方案,让驻扎在阿富汗和印度边界的153和154步兵师也搭乘飞机逐步来迪格博伊,至于白崇禧支援的109师和183师则在稍后直接去孟买支援英军。空军也迅速接管机场,用运输机送来大量建筑材料、航空汽油和弹药,还建设起新的导航塔,最后派来24架雷电战斗机、48架化蛇乙战斗攻击机、16架轰十炸弹卡车和12架轰五组成的机群。最后在一名负责的技术士官的建议下,还将46辆专为热带雨林改进的25丙型坦克拆成散件,用飞机运到目的地后再组装起来,为李宗仁送来首个直属装甲营。 有了这个办法后,陆军干脆在迪格博伊建起一个车辆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