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朝鲜和美国(3 / 11)
战斗/攻击机、三十架轰五轰炸机,和十架在库尔加森坦克大会战中首次亮相的轰十“炸弹卡车”。 即便如此,朝鲜人依然不安心。因为截至目前,中方只有一个二线步兵师和国民警卫队防空旅进驻平壤,传说中横扫苏联的重装甲部队一个都没见到。“慌什么慌?瞧瞧你们,那有点我老张家的样子!”大同江江畔的张府外,下人和保镖们惶急慌忙往车上搬东西。府内,张宗昌穿着居家长袍,手里捏着一只小布袋,怒目叱责身边哭哭啼啼的几十名妇人和张氏子弟。 说起张宗昌和张家,那绝对是除北朝鲜中央政府外最大的招牌。当年杨秋安排张宗昌来朝鲜发展后,靠着强大的后台和一身混世功夫,硬生生弄成北朝鲜最大的工商世家,还插手电话电报等国防产业。尤其他的“张氏银行”,开到东北、南朝鲜和日本不说,居然还参股北朝鲜中央银行,拿到了货币发行权。所以整个朝鲜,就没有不知道他张宗昌的。不过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对女人和钱财过于热衷,光朝鲜和日本老婆就有十几房,还有两房俄国老婆,所以厌恶和敌视者私下里都叫他“朝鲜恶霸”“北方毒瘤”“花花太岁”。 但就是这个“花花太岁”,连北朝鲜政府领导人都时常来走访。没办法,老张背后的人太强势,他本人也和民国军方关系很好。当年化蛇战斗机刚服役时,北朝鲜政府就非常眼热,但民国军方却不愿意出售,最后金九只得来张家求助。张宗昌不负所望,弄来五十架的配额,虽然价格上被剥了几层皮,但好歹让北朝鲜组建起了现代空军。有了此事开头,金九还通过他买到了民国淘汰的几艘老式巡洋舰,把海空军全都搞起来。甚至连日本人都不愿意动他,因为张家是中日两国最大的民间贸易中转商。 日本南下前,中日两国民间贸易还是很频繁的,每年有超过约合十亿民元的贸易额。这是因为随着民国经济发展,国内制造业即使扩张再快,有些产品也要进口。但欧美产品大部分价格贵,相反日本货却便宜而且质量也不错。同样,民国自己也面临着出口需求,尤其是来自新几内亚的棕榈油和可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内亚就是德国最主要的棕榈油和可可来源地,借欧战日本占领几内亚后,移民数十万人,继续大力推广种植棕榈油、可可和橡胶,成为继生丝和染料后,日本最主要的出口物资),一直是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最大宗商品,所以从未禁止两国民间贸易往来。只是因为杨秋的个人喜好,地方政府也不敢放肆胡来,所以国内在对日贸易上卡的比较严。于是商人们想到从朝鲜中转,地头蛇张家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最大的代理商。战前两国贸易的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