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战争爆发(3 / 4)
还从仓库里拨付30万台库存机床免费发给有能力的民办家庭作坊,动员企业手把手教这些家庭作坊制造标准化零配件。连宋家在上海广州等地投资的几十家纺织厂和轻工工厂也全都被列入军备企业名单。 别看成为军备企业就能获得稳定订单,但其实军备利润要比平常薄很多。对开工不足的小厂和家庭作坊来说这是笔巨利,但对宋家这种生意红火的企业来说,并不怎么合算。但现在人家拳头大,而且现在外面局势紧张,一句军备需要谁敢反对?所以像宋子文这样的国内大老板其实对军备经济很不满,若是打仗他们也没话说,但现在又没打仗,紧张兮兮的那么早转入军备体制干嘛?所以借此次**党在上海开全国代表大会的机会,当着汪兆铭等人的面说出了心底不满。 明年就要进行新一轮大选,被压了几十年的**党也想趁着杨秋最后一个任期好好积攒些资本,所以宋子文的话立刻引来众多民党议员的附和。汪兆铭自然是希望看到**党在他的带领下翻盘主政,但他毕竟比宋子文这些人更清楚局势艰难,说道:“你们以为总统不想打?他是兵力不够!苏联人在西北外的屯军已近百万,出来前我听张孝准说,除阿富汗的第十军外,西北已经拖住我们8个军!现在总统手里能打的只有20个军,朝鲜和东北需要4个军,山东到江浙沿海要2个军布防,福建广西也要2个军,这样一算手里能动的只剩3个军,所以我出来前宋子清才急着再建10个军。” “既早知兵力不足,为何不早动手?” “早动手?早动手你们还有心在这里说谈笑?”坐在旁边的李烈钧对这种闲聊不感兴趣,虽然他也是**党大佬,但却比这些人更懂得扩军对经济的危害,冷言道:“我国标准,一个军5个师,从组建到具备战斗力要投入三亿,即使不打仗每年光是养着一个军也要五千万开支。民国二十八年来,若不是压制军队数量,节俭军费开支,把钱都用于国家建设扶持工商,哪来今天的地位?若非总统一心把国家摆在弱势,英法美那个能容我们慢慢发展起来?” 李烈钧的一席话说得宋子文哑口无言,但他不甘心放弃这个出风头的机会,避开话题问汪兆铭:“兆铭兄,明年就是大选年了,我们该怎么办?” 杨秋前两任期稳固无比,**党只是陪太子读书,但随着第三个任期即将开始,宋子文这些人就动了心思。毕竟宪法规定总统任期最多三届,杨秋也不可能霸着位子不放,只是国社党如今根基稳固,而且**党在军政系统比国社弱很多,即使在工商业也不是同级别对手,所以他们都想利用战争做出点事情,吸引选民注意争取在杨秋卸任后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