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补贴计划(3 / 4)
0亿还是地方财政,我只是先借来顶窟窿的,要是再。” “不行,没钱。” 到最后,胡惟德摊开手表示没钱。 杨秋呵呵一笑,干脆摊牌道:“我给你出主意。首先补贴也不是要立刻开始,可以先讨论具体怎么推行,这样等28年初就差不多了。还有一半年周旋,可以先让财政部增加国债数量,南洋动荡华侨们肯定需要保值产品,就按照每年10亿的比例来发。其次呢,你可以把国有轻工业都卖掉,只要部分持股确保工人利益就行。” “轻工全卖掉?!” 胡惟德手一抖,啪嗒下巴差点掉在地上,瞪大眼睛像见了鬼似得嘴巴直哆嗦。不像是开玩笑啊!我的祖宗唉,虽然国家主要投资是重工业和基础建设,但建国初年国有资本太弱,国家也投入很多在轻工业上,经过十几年发展总额在20亿左右,就算能继续持股10%用于监管确保工人利益,但把好不容易攒起的家底卖掉,谁不心疼? 杨秋当没看见,继续计算:“这样一来,五年就能凑足78亿资金。相当于多了一年的总收入。最后再让央行超发货币,每年增加10亿配额,这样就有128亿了。还有,你看这个计划的受益对象,制造企业很多,只要实施必定他们必定会扩大生产规模,通过税收调节补助出去的钱也能回来部分。这样算,每年多增加5亿开销不算离谱。” “是啊,您当然不离谱,海湾、华辰、江南重庆汉阳总资产都几十亿了。”胡惟德看着计划书暗暗挠头。这些话他可不敢说,但也不得不承认杨秋说的有道理,如果能用超发的货币维持补贴的确不算离谱,只要民国政府,经济不断增长,超发货币就有信用价值。何况白银危机后民国是世界仅有两个建立外汇管理制度的国家,白银和黄金又被禁止交易,确定民元为唯一结算单位后,即使国际资本家明知超发也没可能储备“弹药”来挤兑货币,最多就是在期货和股票市场上圈点钱。 但他不知道,杨秋隐瞒了几年后会出现问题的事情,更没说其实这个补贴计划是后世共和国农机下乡和微缩版的罗斯福计划的结合体。这次除了要刺激农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用订单刺激工业外,也有实验新政是否会水土不服的意思在里面。 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本身不懂经济,对一个后世连证券公司门在那里的都不知道的小白来说,转世后有两件事最苦恼也是最棘手。第一就是把握国家经济,第二是只能把握发展方向却不知道任何战术的海军。 不懂就不能盲目,实践才是得出真理的唯一途径。 “那行,过几天我召集各部长开会先问问他们的意见。”除卖掉轻工业还有疑虑外,其它的胡惟德倒也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