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辛亥大英雄 > 第六零八章 真纳的羡慕

第六零八章 真纳的羡慕(3 / 4)

区目前还是军管,本身税收就被用于建设不需要向中央财政缴纳。虽然不多,但每年2亿元还是有的,这就是说西北每年都可以获得12亿的建设资金。  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真纳最清楚,这就是说杨秋每年都要将至少5支英国远东舰队仍在西北,或者说每年的投入比英国本土工商税收总额还要多些!这个力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也让他暗暗叹了口气,想到如今印度的情况有些灰心:“我非常赞同您的话,四亿人民站起来的力量真是巨大。”  慕容翰会心一笑:“我国的人口优势是欧美国家无法相比的,但这不包括印度。我听说印度也已经有3亿人口,相信很快会在您的带领下步入富裕和美好。”  印度的确有3亿人口,可这3亿能和中国比吗?满清时期再腐朽也是世界最富裕政府之一,辛亥革命后国家独立,政治稳定、《上海公报》收复国土不仅让杨秋威望如日中天,还激发起了强大的民族主义热情,促使全国上下都围在他身边甘心情愿听从调遣。  反观印度至今也仅仅是一片殖民地而已。  真纳的思绪中,车队慢慢向安集延驶去。由于道路不算好,也为让他们一行多感觉变化,240公里足足开了5个小时才抵达安集延市。进入市区后大家仿佛进入一个巨型大工地,到处都是在修建的工厂和居民区,尤其是一栋栋五层高的连体水泥钢筋公寓更是给真纳留下很深的影响。从慕容翰口中得知,这种公寓是在接纳百万俄国难民时兴起的,如今已经推广到所有城市和移民新城,西北和东北寒带区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有一家配套锅炉供暖厂。好处是能节省占地,方便集中供暖,坏处是水泥和钢材的消耗比较大,前期市政管道等投入资金较多。  通过介绍他还得知,现在安集延总计有1170万登记户籍的常住人口,其中汉族移民已经达到430万,成为西北最大的汉族移民区,拥有各类初中小学400余家、7所技术学校,碎叶还兴建起西北首家大学。铁路和机场都已经建设好,水电站等设施也已经开工。  真纳的确被这种蓬勃建设的景象吸引了。石油化工,钢铁等金属冶炼加工,加上发达的农业,再给杨秋10年恐怕昔日混乱动荡的安集延真会成为中亚地区最富裕的地区。稍稍让他不满的是杨秋推行的是全汉语话教育,从老师到教材居然都是汉民族语言,这意味着当地语言和文化将被逐步边缘化。  但他没多问,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杨秋想用这种方式融合西北也在情理之中,何况他此行是来加深与中国的关系的,并非干涉别人内政。正因为见到安集延的发展,他才更加热切的想立刻前往内陆看看那里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