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三章 海军条约(6 / 8)
不满,叶祖圭也知道既然杨秋决定,恐怕已经和萨镇冰他们商量过了,何况国会拨款权在人家手里,海军没钱可不行。所以深吸口气,看看不远的日本海军代表,咬咬牙:“我去见美国国务卿。” 中国海军代表团席位上的异动没引起多么大注意,倒是日本海军代表团中一位身材矮小的中佐眼睛一直盯着起身去找美国国务卿的叶祖圭,似乎很在意这种举动。 “高野君,你在看什么?让你准备的资料弄好了吗?” 中佐收回目光,将美国主力舰资料递给来开会的加藤友三郎:“海相阁下,这是美国服役和建造中的所有主力舰资料,包括那两艘租借给中国的内华达级。请允许我建议,如果继续争夺更大吨位,势必导致裁军会议流产,以我国的经济情况和美国建造中的战舰数量看,5年后将会落后12艘之多!所以我认为应该适当妥协,对帝国更重要的是战略纵深所以可以向英国妥协吨位,但应全力保住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只要我们控制拉包尔,就可以截断整个东方航线!另外,我还建议可是适当放弃主力舰,增加航母的吨位,确保和英美相同。” 加藤友三郎似乎很看重这个年轻人,但对他用主力舰吨位换航母却非常不满:“高野君的建议不错,拥有几内亚和拉包尔,我们海军就拥有广袤的纵深,可以立足于不败之地!但主力舰是我大日本帝国海军决不能放弃的支柱,至于航母我不认为很重要。” “可是”中佐张张嘴,但看到加藤友三郎望着中国代表团方向凌厉的目光,只得闭上嘴巴。很显然,日本海军内部无法接受主力舰比中国少或一样多的事情,更别提主动削减了。 日本内部不同意用战列舰换航母,叶祖圭却代表杨秋提出了这个建议,与会的美国国务卿查尔斯-休斯对这个退让比较满意,毕竟此时还没有一国认为航母能替代战列舰。但对于中国要求25万吨还是觉得太多,表示美国只能支持和法意大一样的175万吨。至于其它继续使用210mm舰炮,保住现有4艘建造中超过吨位标准的4艘重巡洋舰这些都可以接受,不过这样一来势必也要让日本继续保住2艘威胁极大的长门。 175万吨当然不行!这样的话就要和日本差14万吨,按照拟定的35000吨标准算,就是整整四艘长门的差距。经过和国内磋商,考虑到制造能力不足,叶祖圭又提出一个办法,就是拿25万吨,但1930年前只建造20万吨,剩余5万吨在30年后再择机建造,并愿意接受国际监督。 虽然英美还是觉得高了,但叶祖圭不愿意再退让。表示除非日本削减吨位,不然就退出和谈!退出肯定不行,日本同样以退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