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零章 新秩序(4 / 6)
成两半,还导致目前在大同江前线的日军不得不大步后撤,否则就很可能面临被从山岭横插过来的国防军截断的危险。 金九抵达上海时,围绕着黄海冲突引发的中日交火斡旋在南京和东京之间如火如荼展开。还没坐上谈判桌,石井菊次郎就拒绝朝鲜代表团,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中日的事情,而且日本还在十年前正式将日朝合并成一个国家了。更重要的是,朝鲜政府代表应该是汉城的傀儡政府,如果让金九坐下来,岂不是意味着日本承认了北方政府的合法性了? 陆征祥得知后,很干脆的指责日本政府不民主,然后提出终止谈判。 当然不能终止谈判,所以最终在美国国务卿兰辛的调停下,日本勉强同意朝鲜独立军作为谈判第三方加入。连这个都能忍下来,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首先是双方都答应即日起全面停火,国防军停在平壤和元山一线,日军也向后撤退到虎飞岭山脉以南。 但会谈一开始还是火星四溅,尤其是库页岛问题上日本死死咬住牙关不松口。很简单,一来库页岛目前还是孤岛荒野,中国海军无法打破封锁进入日本海的情况下,日本海军在该地区拥有绝对的优势。二来日本实在是无法舍弃岛上的石油,几百万勘探费花了出去,采购的钻井设备也陆续抵达,眼看就将摆脱贫油帽子是怎么也不甘心放弃的,这点日本海军都宁死不从。 伯纳德此时提出建议,仿造香港例由日本暂时管辖并限定期限转交,陆征祥答应但只愿意延长5年。这个时限与日本要求30年分歧太大,至于石油开采也成为争夺焦点。最后伯纳德再次建议,由英国提供担保,组建中日石油联合公司,按照中日4:6的比例分配。但陆征祥对这个比例很不满,与兰辛商量后建议组建中日美联合石油公司开采库页岛石油,中美日按照5:3:2的比利各自承担经费和回购石油。日本当然不肯,石井菊次郎还一度决定不再谈判。最后陆征祥和南京商量后决定采纳英国建议,以中国无偿拿一半石油交换20年的管辖权和石油开采权。还明确写明只准在美国发现的油田开采,其余地区不得进行探矿和开矿,否则将自动结束合约收回全部主权。 20年这个时限是杨秋能忍受的最大程度了。事后也证明在被民国拿走一半石油,又缺乏深钻技术加大开采量的情况下,这个时间点引发了一连串不安,最终导致在时限结束前,日本政府为了石油命脉再次铤而走险。 台湾并不复杂,《上海公报》后日本就知道保不住。但琉球和北方四岛再起争端。杨秋认为北方四岛是库页岛的延伸,属于岛屿大陆架,而琉球也同样如此。日本表示北方四岛是俄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