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国家的角逐(一)(3 / 4)
授予大将军衔的翻译官。 福岛安正见到他,收起小册子脸上露出了几分赞许之色:“土肥原君,你在蒙古做得非常好。”日本情报界有多少人奢望得到这样一句夸奖!所以连土肥原贤二都忍不住心弦跳动两下,不敢居功毕恭毕敬点头道:“谢谢大将的夸奖,但可惜没有任何效果。” “不!” 福岛安正摇摇头:“任何工作都并非能立刻看到效果。日清战争前我们花了10年准备,日露战争从西伯利亚铁路修建那天起我们就开始着手。所以你的工作非常好,已经在蒙古扎下了一根钉子,又保存了蒙古反对派的实力,现在需要的是让他们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说完后,微微一笑介绍起身边的男子:“这位是南造次郎阁下,他现在是一位商人,负责为帝国搜罗急需的材料。” 土肥原贤眉角微微一跳。南造次郎在日本情报界也非常有名,据说他22岁时为了帝国主动蓄养辫子,伪装成清国人在上海等地活动,又前往奉天直隶搜集情报。日清战阵首战登陆花园口时,就是根据他的情报确定清军没有防备才让陆军轻而易举完成了登陆。中国革命时期他还混入民党,但后来却销声匿迹仿佛消失了般,却没想到居然一直在为帝国搜罗继续的原材料。 南造次郎点点头,昔日得意飞扬的眼睛已经染上担忧,说道:“帝国正处为难中,需要土肥原君这样的年轻人站出来,只可惜哎。” 听他叹气,土肥原贤二连忙问道:“阁下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国防军大战北洋,一举统一中国后南造次郎就隐隐感觉日本有麻烦了,尤其是当年的汉冶萍事件让他们这些日本情报人员隐隐担忧杨秋掌权后会很麻烦,没想到三年后就爆发中日战争最终因为欧洲施压导致败北。他深知日本处于危险,所以主动承担其为国家筹措原材料的工作,当年的那些伙伴大部分都前往南洋和太平洋各地为日本搜罗资源。 不久前杨秋策动土地法案,并对苏北等地士绅大打出手后,使得他断了很多线。随着中国远征军陆续回国,以及中国国民警卫队借剿匪机会越来越多打击日本商人,封锁海岸,并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起严密的海关,原材料来源更加紧张。要知道工业可不仅仅是铁矿石和炼焦煤,如果没有铅锌、锰、钼、铬等稀有金属就无从谈装甲合金,连炮管都造不出来!没有天青石等合成矿石就没有冶金、没有磷、钾盐就没有化工!而日本国土狭窄这些储量都极少,随着民国封锁越来越紧,日本制造业在失去欧战订单后再一次陷入危机。 听他说完后土肥原贤二也很担忧,但一时半会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福岛安正看他一眼,双眉微微耷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