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大国之路(八)(3 / 6)
的中国人无一例外都眼神呆滞表情麻木,那时候他对中国的印象是“木偶国家”。但今天他却才知道,其实中国人并不麻木,他们对政治同样拥有巨大的热情,对世界也有着和美国人一样的好奇心,只不过以前那些统治者把他们当成了“木偶”!而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全都因为身边这位操控那场旷世而伟大的宪法官司,因为那句已经传遍世界的宣言。 “全中国被禁锢的同胞们都是自由的!” 这句话,将压在四万万人心头的大石掀翻!清政府入关数百年后他们终于再次为了得到国家承认的自由公民!这一刻,泰格甚至想起了亚伯拉罕林肯,想起了华盛顿!想起了南北战争中奴隶们被解放时那种狂欢和震天动地的呼喊的景象。 轿车在这种感悟中抵达了国会大楼,这幢由汉阳和重庆两大工业集团捐助的崭新大楼去年底才刚刚投入使用,它现在是南京最大也是最漂亮的建筑之一。但它却没给泰格任何宏伟气派的感觉,因为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杨秋今天要在自己企业捐赠的国会大楼内接受不同政见者对自己的弹劾表决,这算不算戏剧性?如果他失败,会不会气得拆了大楼呢? 两人下车步入大厦后,喧嚣吵闹的会场内因为他的出现瞬间安静了下来,以梁启超为首的弹劾派目光死死咬住他,透着令人心悸的寒芒。但就在开会的木槌声敲响后,还没等他们有所反应,杨秋却陡然站了起来:“在关于弹劾我的投票前,请允许我说两句话。”向黎元洪,唐绍仪和议长行礼并得到同意后,杨秋向邝煦堃做了个手势。后者很快带人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箱箱文件搬了进来,然后将其发放到每位议员手中。 “这是什么?” “程城法案?” “不对,看这里,应该是土地改革法案。” 众人纷纷翻开厚厚的草案窃窃私语,不明白为何杨秋突然在这个时候提交新法案,所以目光逐渐又集中到他身上。杨秋拿起一份土地改革法草案,缓缓走到讲台中央,作为在场的唯一记者,泰格拉着临时充当翻译的邝煦堃走到最前面,半蹲着调整相机镜头。 镜头里的年轻人已经没了刚才的轻松,脸上写满忧国忧民的凝重,他微微挽起袖子,手执着草案扫视全场:“这是我带来的,但它却是一位倒在卑劣暗杀中的普通教师草拟的!他原来把这份法案称为《中国土地改革建议草案》,为了纪念他的不朽,我临时将这份草案改成了他的名字。他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教师!从四川的雅安私塾走入成都师范学堂,再从师范学堂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工商管理和文学!回国后他没选择从政,也没选择经商,而是前往徐州,去教书育人!一年多来他不仅出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