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目标(4 / 7)
倒制度开始被全国大小工厂纷纷仿效,用换人不停机的办法日夜开工趁机赚钱。 蔡公时带回的财政部数据显示,15年民国经济数据虽然没有去年靠疯狂出口技术和得到中日战争红利那么高,但也正式突破10亿大关。全国各类注册的各类大小工厂从1911年的272家首次突破2000大关达到2355家,其中国家控股的矿山、电厂、化工、金属加工等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达到117家,私营主要还集中还水泥、棉纺、粮食、木材加工和小商品等轻工领域。在财政好转后财政部终于拿出了气魄,光铁路、道路和桥梁建设16年预算就高达4亿民元,新成立的改革发展委员会也首次明确将电力、交通、钢铁和通讯作为优先项目,为此甚至还将海军库存的十几台蒸汽轮机调走用于建设一批重要的火力发电厂。 这轮全国经济大潮中杨秋并没干涉,正如徐秀钧所说,目前是借欧洲快速膨胀的好机会,别管造什么只要工厂越多越好,他巴不得一夜弄出上万家。资源矿石也是能卖就卖换取硬通货,至于产业过剩什么完全没必要考虑,因为这轮经济高潮是外向型的,国内市场这块基本没动,何况就算增加这么多工厂,其中大半还都是又小又破技术不足的低劣代加工厂,真正的私营和国营大企业依然稀少可怜,可以完全忽视某一行业膨胀后的恶果。所以他的心思还集中在即将开始的访欧旅程和参战时间选择上,即使按照老规矩来汉阳转转脑海里也盘旋着这个念头。 宋子清也不知是不是听了蒋方震的建议,第一时间拉着张文景以拜年名义赶回武昌。抵达汉阳时,杨秋正在靶场上实验刘庆恩开发的半自动步枪,同时回来的蔡锷正和苏洪生在旁边聊天,后者已经将汉阳交给刘庆恩改任建设中的长春分厂总经理,正巧回来过年听说新步枪弄好就来观看。 能亲手摸到中国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杨秋也非常兴奋,要知道为了省钱他可从未将半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这些吞子弹怪兽拿出来过,所以这款步枪和历史上的原型几乎一模一样,仅有的变化就是使用了12式步枪的枪托和不容易滑手的扁圆型枪栓,子弹依旧采用国防军制式的762*51无底缘步枪弹。 弹簧钢技术的获得,交易的德国克虏伯特种钢配方都让自产半自动步枪成为可能,唯一问题就是太重。5公斤的枪实在不适合亚洲人体格,而且由于射速最高能达到每分钟50发,肩膀需要连续承受大威力子弹的后座力,枪口跳动很大也导致连续瞄准很困难,所以就连用过德国毛瑟98步枪的老兵都非常痛苦。除此之外枪口和枪机防沙尘简单借鉴日本38式步枪防尘盖设计也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