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步兵之王(4 / 6)
三战术的变种罢了。 步兵间隔3-5米交错前进,整体看前面是倒三角,左右各有一个三角,三个三角又组成一个大三角,每个点间距30米左右,边距保持45°倾斜,班长、机枪手、副机枪手和掷弹手成一条直线在三角中央。这就是三三战术的基本队形,也是后世共和国机枪富裕后改进的新三三战术,其核心不仅保持了三三战术的灵活性和多层次性,还保证了班组火力核心,所有进攻防御都是围绕火力组为中心点,看似有些趋同二战时德国的机枪班组战术,但却又保持了步兵的灵活性。 这是一种火力分布层次分明,又相互协调的完美攻防队形,不存在西方散兵多层推进时火力难以发挥的缺点,每个战斗组的间隔都保持着合理距离,避免了在遭遇炮火覆盖时损失过大的问题。根据计算,一发60毫米迫击炮弹落入攻击队形只能造成1人伤亡,一发105榴弹炮最多也只能打掉2个小组,就算遇到最可怕的机枪侧射,也不会伤亡两个小组以上,而普通线列相同情况下伤亡则要达到数十人之多。这个战术因为其核心火力组一直保持在三个三角型中央,所以除非是遭到连续三到四枚105炮弹的突然打击,不然总能保留下机枪手或者掷弹手,使得班组减员后重火力不至于全灭。 当然这个战术也是要物质基础的,目前也只有4个警卫师轻机枪和掷弹筒装备到班,五个主力师目前都是一个排4挺/门,加上警卫师所有步兵战术都出自杨秋之手,忠于他的青年干事团又是其核心力量,所以纪律上甚至比另外五个主力师更加严格,如果说差什么的话,恐怕就是实战经验不足。 陈裕时一开始没觉得这种战术好在哪里,只是看起来拉得更宽但却有些凌乱(三三战术进攻冲锋时,层次从后方看背影会显得很乱),但那些步兵距离保持的很好,一直没有乱冲的现象。但随着日军炮弹落下,他和军官们的眼珠一下子直了!之前自己部队采用日本线性战术时一枚炮弹落下总要死伤好几个人,可现在每次落下最多两人,运气好的擦破点皮又开始跑,而当日本重机枪打响后,伤亡的也只是前面几个,大部分在枪声响起后都能及时卧倒匍匐前进,而且就算是匍匐,这些101师的步兵也保持了这个队形。 如此严谨,纪律性如此强的战术跑位,带给陈裕时和39旅军官们的已经不仅仅是震撼!通过望远镜军官们能清晰看到,这些士兵可不是1师、2师那些打了几年仗的老油子,他们脸色稚嫩,很多人紧张得已经脸容僵硬,但却死死咬着牙按照训练跑!按照队形爬! 列祖列宗在上!自己眼花了?这难道是一支伪装成自己人的日本精锐陆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