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钢铁梦想(4 / 5)
款重启青溪铁厂。” 重启贵州青溪铁厂?杨秋看完信后才知道,原来潘天授是当年贵州巡潘霨的侄子,他父亲潘露也是当时修建青溪铁厂的总办,从铁矿筛选道设备购买,再到安装开工几乎一手操办,后因心力交悴,劳累成疾病死在厂内。 他死后青溪铁厂顿时失去了领头人,加之资金缺乏、管理不善、道路不畅通,国人对钢铁意识不足等原因,最终青溪铁厂仅辉煌了几个月就办不下去了,最后产权还被卖给了英法。可英法又不需要钢铁厂,他们只要附近矿山的水银矿,所以任由机器风吹日晒逐渐荒芜。后来满清政府收回水银矿场后,还一度打算让铁厂重新开工,终因资金不足,工人流失无奈放手。 潘天授自幼就跟随父亲亲眼见到了青溪铁厂的辉煌和失败,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父亲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钢铁兴国,所以他选择留洋去法国学冶金勘测,还在法国钢铁厂半工半读继续追寻钢铁梦想,回国后也曾多方筹措希望能重新把青溪铁厂办起来,可随着国内政治动荡,只得先去汉阳炼铁厂任技术员,后来因为技术好被日本招募再次远渡重洋去到八幡制铁厂工作。 辛亥革命后,他再次萌生起寻找拯救青溪的梦想,所以主动辞职回国,但到了南京后一听说是来要钱重办青溪铁厂的,各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后来他听说湖北引进了大批机械设备,就抱着希望一路从南京追到成都。 在他身上,杨秋看到了一位数十年如一日追寻钢铁救国道路的坚毅身影,但重启青溪铁厂已经不可能了。实际上一拿下湖南,他就派人去湘黔边境的青溪铁厂旧址考察过,得到的消息是机器大部已经不见踪影,剩下也都老化生锈,没有拯救价值。而且汉川铁路至少要三年后才能通车,这三年就算铁厂重启,窄小的水道也无法支撑起钢铁运输那么大的任务。 “天授先生拳拳报国之心杨某敬佩,可恕我直言,青溪铁厂要想重启耗资巨大,而且周边道路和焦煤供应都有问题,再启。”见到杨秋直摇头,潘天授心里最后那点奢望都灭了,叹口气就要告辞。 “先生也不用丧气。”杨秋连忙说道:“不瞒先生,杨某已经向美国订购了一个完整的钢铁厂准备改造汉阳,此外还准备在安徽和南京交界的当涂县再兴建一座铁厂,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就?” 留自己在汉阳还说得过去,但当涂县能有什么?!听他这样说后潘天授气得浑身发抖,还以为杨秋是故意消遣自己,气道:“天授无权无势也无钱,巡使大人若是不愿小人也不敢勉强,何必消遣与我!”说完气呼呼就要走。 杨秋怎么能放走他,连忙让董用威拉住,郑重道:“天授先生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