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南京城的声音(4 / 5)
一欧整日在她身边转悠,让她很反感,所以不动神色移开了半步。其实面前这位长得还真不错,方头大耳器宇不凡,有种世家公子的味道,又是同盟会二当家黄克强的儿子,换做别人恐怕巴结还来不及,可她却总觉得和那个人比起来少了些什么。 黄一欧见到她不说话,只顾盯着宋教仁手里的电报,联想到之前大家说她和杨秋有过一段交情,暗暗吃味后对杨秋更加不上眼。 宋教仁和大家都没注意到两人,等看完电报后脸色已经很难看。说心里话,即使和黄克强在湖北一败涂地,但他对杨秋还是蛮看好的,这个年轻人有着与众不同的坚韧和果敢,做事也非常有条理,带领军队也很合适,至少身边云集在南京这些年轻人比不上他,所以提名北伐总指挥时他投了杨秋一票。但这回公开要官,还以释放俘虏来要挟,让临时政府出手帮他调走黎元洪,试图制造立宪派和共和派矛盾,让他很生气。 “遁初、克强。不是我说胡话,这个杨秋也是该节制一下了,要是再让他闹下去,恐怕我们真没办法收场。”说话的是江苏都督程德全,他是首位起义中反正的封疆大吏,正是他的影响促成了江浙官员几乎全面倒戈,所以他的话引来了很多赞同声,尤其以雷奋这些立宪派更是明确表示不应该听杨秋摆布调走黎元洪,在他们看来要是黎元洪离开湖北,那么湖北立宪派的势力就大受影响,万一各地都督有样学样纷纷驱逐立宪派,将来建国后他们这些人将会处于全面劣势。 章太炎比较客观,冷静说道:“现在不是我们给不给的问题,是不给不行了!文爵和鹤卿说得很清楚了,杨度当天就和他一起坐车回公馆,事后就传出释放俘虏的消息,说明两人肯定达成了一些协议。大家再看这句杨秋晨见美国公使,虽探得是生意,但吾认为普通买卖一国公使岂会轻易出面,午后他又自德国公使馆离开前往吴淞口,一路皆有洋兵护送离去不久靠港十余艘德国大船便起锚沿江而上,亦可能和他有关。” 念完后章太炎皱眉分析道:“杨秋手握三省已成事实,怕就怕他又得到洋人支持那样我们还不如早早给他想要的,拉拢于他,免得他投靠了北面。” “哼!”还不等大家得出结论,角落里响起一声冷哼,黄一欧站了出来挺直腰说道:“炳麟先生是不是太涨杨秋志气了?他何德何能让洋人支持?要是支持,为何之前还和英国对峙?依我看他不过是行龌蹉之事,学清廷卖国求荣!既然此刻我们动不得他,他又在上海,那么干脆把此事发给湖北让黎督等人看清楚此獠的真面目!他不是说要听中央号令吗?那好,反正我们也要北伐了,让他派精锐部队过来,等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