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捡到宝了!(3 / 4)
免费提供价值200万马克的建造设备,最后还签署了以五千万马克贷款换取30年铁路营运权的意向性文件,依然还是强制性的九折支付。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最后杨秋成为三省巡阅使后才能正式签署。 站在吴淞码头上杨秋并没有很高兴,短时间内算上两笔贷款和250万英镑交易费,折算成银元已经接近亿元,可德美两家的采购协议就需支付四千多万。此外想要让这些工厂顺利运作起来,还需要培训工人,外购紧缺原材料等等。而且他很清楚,即使有了这么多设备和机器也仅仅完成了雏形,工业真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大量资金投入。万幸的是订单可以分期支付,要不然他此刻又会陷入财政危机。 “阁下,这些就是您需要的奥地利技术工人。” 乱糟糟的仓库区里,几十位德国水兵保护在四周,沙包后面还能看到几挺马克沁机枪的影子,等到陪同来的是德国公使助理和奥匈帝国商务参赞拉开仓库大门后,杨秋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概五六百头发乱糟糟,面黄肌瘦的白人挤在并不大的仓库里,大概这段时间活动都在这里,所以整个仓库都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更重要是这些人中很多明显就受过拷打等严刑。这那里是最好的奥地利技术工人?完全敷衍自己的囚犯嘛! “两位?这就是你们答应我的最好技术工人?”杨秋的脸一下子冷了下来,可德国秘书不疾不徐将清单交给他,神色倨傲说道:“原来一共613人,旅途上有4人死亡,6人趁靠岸跳海逃走,剩余都在这里了。他们全都是您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和各类专家。” 杨秋忍着怒火查看起了清单,但等看完后才知道自己捡到了多么大的宝贝!德国人说的没错,这里面全都是高级工人和技术专家,又以军事工业居多,其中很多还是设计师,甚至还有几十位化工和电气方面的人才。经过奥匈帝国商务参赞解释后他才知道,原来特劳恩将他需要两百最好工人的事情告知国内后,德国立即开始招募,但由于是来远东,加上杨秋又延长了合同一定要干满五年才能离开,所以根本招不到愿意来的人。最后为了自己的海军,威廉二世干脆挽袖子自己出山,直接发电报给奥匈皇室帮忙。 由于这位神经刀皇帝只说要军工等高级技术工人,也没说要多少,一心巴结德国希望在巴尔干问题上获得更多支持的奥匈帝国立刻从满监狱的政治犯中挑选出六百多人塞上船,还主动承包了运输任务。这些人放在他们国内都是出名的刺头,杀了又会引来更大的麻烦,所以还巴不得送走一辈子看不见呢。 捡到宝了!这回是真的捡到宝了! 六百人虽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