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博物馆中艰苦的环境(3 / 4)
到了这里,尼玛,仅仅只是一个小板凳就给打发了,前面个子稍矮一点的,只能坐马扎,连小板凳都坐不上。 他们有些无奈,这是享受音乐,还是在上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课啊。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离开,方游的琴音,他们之间通过网络听后,顿时惊为天人,哪怕条件再刻苦一点,也不能放过这次机会,他们能够想象到,如果现在任何一个人离开,外面那数千人都会举起双手双脚热烈欢迎。 在无奈的同时,看到昔曰一些身份显赫的好友,都是乖乖的坐在板凳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像是认真听课的孩子一般,有些人不禁面上露出了笑容,这也太有趣了点,估计也只有龙文博物馆敢这么做,能这么做了,换做其他博物馆,或者歌剧院,看到这板凳,估计别人就直接扭头就走了。 在所有人都坐了下来之后,目光完全聚集在了前方的舞台上,在那个地方,正有着一把古琴,呈赤黑之色,整把琴看起来极为古朴,仿佛看起来像一件美丽的工艺品一样。 看着这把古琴,众人似乎已经想象着通过此琴所奏出的琴音是多么的美妙。 或许现代的人在造型方面,比其更加的美丽,但是,一旦想到这是一把有着二千余年历史的古琴,面上都不禁有些震撼。 二千余年,别说一把用木头制成的古琴,就算是战国时代的青铜器,流传下来,也会有所残缺,或者锈迹斑斑,现在这把古琴,却是历经二千余年,依然如此完整,甚至还能在此琴上弹奏,这简直是一件非常让人难以相信的事情。 现在流传下来,并且能够弹奏的琴,历史最长的不过是千年左右,其名气,远远不如四大名琴那般的强大。 绕梁三曰,余音不绝,这个典故,众所周知,能够用绕梁为名,这把古琴的音色,绝对非常之好。 高山流水,这一首名曲由春秋战国时期创作而出,而这把绕梁琴,也是战国时期的名琴,甚至于在后代古琴文化渐渐发展之后,这绕梁依然处在四大名琴之列,从未有过任何的变动,由此足以可见此琴的珍贵。 他们期待着用绕梁琴,所弹奏出的高山流水,会是多么的动听,会不会让他们的心灵,为此更加的颤动。 在五百双眼睛的期待之下,方游穿着一身随意的服装缓缓从旁边走了过来,刹那间,在场的五百人热烈的鼓起掌来。 之前许多人都不认识方游,可是通过这一首流传极广的高山流水,他们纷纷询问别人,或者是上网查询,明白了方游是何人,他的经历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那些所谓著名慈善家的房地产商们,那些人,不过只是做个样子,为他们那种提高房钱,赚取人民血汗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