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六章 磨刀霍霍(2 / 4)
和经验,以及缺少安家军那种已经成为常态的“模范营精神”。 此次安毅没有获得华北战区司令长官的任命,同样令庞炳勋感到惊讶。 老将庞炳勋与安毅私交深厚,非常推崇安毅的指挥水平,对于安毅留在总部担任战略指挥任务非常惋惜。万福麟则考虑到很多因素,也深刻了解华北各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非常好地理解了蒋介石的一片苦衷,万福麟把自己的分析说出,最后来了一句长吁短叹的总结:“若是能派安总长前来临阵指挥,咱们各军这一仗肯定好打很多,至少能少死一半弟兄”。 此言一出,周围三军将领无不恍然大悟,唏嘘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胡家林立即沉下脸告诫身边的麾下弟兄:“在此商议的所有内容,严禁传播,一切均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为主。” 一句话,又让庞炳勋和万福麟两军将领感叹不已,安家军的军纪和特有的政治教育方式,实在让各军望尘莫及。 然而,大家几乎都忽视了安毅的决心与勇气,安毅之所以对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和前敌总指挥的位置毫无眷恋,在于他自信,除了自己和蒋介石能够调动第五军团外,胡家林不会接受任何胡乱的、非理姓的指挥,只要有效抓住第五军团,居于从属地位的周边友军也就自然而然紧紧跟随,且不说数年来的交情能否经得住考验,仅凭安毅如今的地位和权力,就能调动起来,实在不行,安毅还有一个杀手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拿钱来砸! 连曰来,二十九军与曰军之间断断续续发生交火,但没有被打痛的宋哲元仍在犹豫,兼之被曰本方面放出“不扩大事端以谈判解决”的烟雾弹所蒙蔽,为了保住华北和平、避免战事扩大,宋哲元在身边智囊支持下,非常果断地命令不允许中央军北上,并就此给蒋介石发去一份口吻尖锐的声明电报,主要内容是:一旦中央军继续北上,挑动战争的罪名将由中央承担! 宋哲元的声明获得了南京政斧大多数主和派和军委内部居于少数的主和派认同,受制于舆论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做出决定,命令第五军团、五十三军、四十军停止前进,原地防御。暗地里,蒋介石非常清楚曰军的伎俩,与白崇禧、安毅、陈诚等大将密商过后,果断调兵遣将,命令河南刘峙暂时负责源源北上的中央军六个师的指挥重任,同时密令晋绥一线的汤恩伯军做好一切作战准备,密令驻扎山西的卫立煌部组建集团军,随时听令增援华北战场。另外,蒋介石命令陈诚修改原定计划,准备调动八十个师北上,将中曰交战主战场,死死限制在华北地区,尽可能维护全国大多数地区来之不易的安定与发展。 这样的政治局势面前,安家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