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通房丫头(2 / 4)
千万不要赶我们出府。” “赶紧的起来侍侯,爷还要急着见人。”胤祯和煦的说道,而后看向完颜海若道:“这几年,我一直没要丫鬟侍侯,这俩丫鬟既是没心仪的人,就拨过来侍侯我吧,您另物色两个。” 完颜海若听的一喜,忙蹲了个万福,道:“谢爷体恤。”说完,又对两丫鬟道:“还不谢王爷恩典?” *一出门,胤祯才发现天空又开始飘雪了,雪不大,地上都还未全湿,仰头望了一眼阴暗的天空,暗道怕又是一场大雪。 步入银安殿,八阿哥胤禩等四人都起身虚迎了两步,胤祯含笑与四人见礼之后,又伸手让座,落座之后,胤禩便笑道:“有关皇阿玛六十圣寿的庆典一事,陈宗伯(大宗伯,礼部尚书的尊称。)心里不塌实,因此一早便前来拜访。” 礼部尚书陈元龙立即就掏了两份折子呈上来,并沉声道:“十四爷,这是今年十一月,礼部奏请圣寿庆典和京师大臣的公请皇上就尊号的两份折子,还请十四爷过目。” 礼部早就已经奏请了?胤祯颇感惊讶的接过来,翻开上面那份折子一看,是礼部上的奏折,礼部奏请: “康熙五十二年,恭遇皇上六旬大庆,中外臣民,莫不欲竭尊亲之戴,上无疆之颂,臣等职任秩宗,应行典礼,谨会同大学士、九卿、詹事、科道、详议奏请隆重举办万寿庆典。” 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康熙的御批: “朕御极以来,惟欲万国乂安,上则敬天法祖,下则垂令名于后世,孜孜然以至须发尽白,心血耗散,历尽忧勤,荡平险阻。自古帝王在位不久,享自不遐者,论者往往归于别故,而未谅帝王实不胜其难,实不堪其劳,忧惧所迫以致享祚之不永也。 朕反覆思维,昔帝尧固辞华封之祝,必似朕临莅年久之君,方能知圣人言之有实也,余则断不能知矣。朕本凉德,惟赖祖考得国之正,积福之深,在位五十余年,寿届六十今忧劳倍增,血气渐惫,惟恐愈久而力不支、愿不遂,以至不全终始,一世勤瘁,俱属徒然,朕惟兢兢惕厉,并无留心祈求甲子之周也。 览礼部之奏,悉属虚文,无有实际。朕惟愿臣清子孝、兄友弟爱、人人皆读正书、勉尽职业、国安民治、盗贼宁息、各以至诚实意、为朕六秩庆祝,朕即嘉纳。此外仪文,朕无所嗜,亦无所好。这所奏不准行。” 康熙驳斥了礼部奏请圣寿庆典?胤祯眉头一皱,又从头看了一遍,康熙语气诚恳,并非虚辞,他不由亦是一楞,传闻有误?康熙并不愿大办六十寿庆?他又打开另一本折子,这是诸臣公奏上尊号的。 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等公奏:“钦惟我皇上至圣至神,允文允武。道贯三极,勋配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