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高产作物(2 / 3)
万之众。 他也是老军务了,反贼势力发展的如此迅速,要说这背后没有得力人手组织、策划,打死他也不相信,不过事已至此,他除了暗自腹诽几句,也没其他办法,只得尽起本部三万兵马,兵分三路前往征剿,同时给康熙上了份折子呈报详细情况,不管造反是什么原因,这么大的声势,他这个坐镇泉州的福建陆路提督是逃不了干系的,不积极主动一点,这个提督怕是当到头了。 范时崇的手令传来时,蓝理已经率领三万人马进入安南州了,他只让师爷回了短短一句话,“所过之地,寸草皆无,望督台大人保证兵马粮草。” 广东与福建紧接,潮州府更是紧临福建漳州,漳州府这一造反,把潮州知府吓了个半死,一边以八百里加急向广州巡抚呈报,请求派兵进驻,一边严令各县严密注视福建叛民的动向。 胤祯回到澳门后,却没闲着,先去查看了下那艘二级战列舰,蒙特多号损伤不是很大,贾士度又是有心奉承,调派了所有好手维修,预计再有三天就可以出海,这让胤祯心情大好。 回到澳门海关的临时驻地,胤祯就开始不断的写信,康熙在三月初发出上谕着北方各地做好抗旱准备的邸报,胤祯到广州已经看到了,康熙虽然未给他密信,但细想之后他觉得还是得尽一份力,既能救民于水火,也能多获一份圣眷,何乐而不为?银子没了再赚就是。 胤祯首先就给江海关、浙海关、上海沙船协会下令,着北上沙船一概只准装运粮食,天津海关以高于市价二成的价格敞开收购,并通知‘四大恒’保证天津海关的现银和银票流量。 稍想了想,他觉得此次大旱对在北方推行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是个大好机会,农学院虽然还未开院,不过这些东西可以先试着推行,也算是为农学院积累经验。 此时,黄河以北都还未开始大力推行这三种高产作物,种子还是个大问题,默想片刻,他才派出亲卫先到广州去搜买这几种农物的种子,又给施世驃写了封信,叫他搜集三种农作物,玉米、番薯在沿海都种了不少年了,但马铃薯他来了后还未吃过,不知道传过来了没?所以特意交待施世驃不妨去台湾看看,荷兰人在台湾多年,应该已经传到了台湾。 之后他才给康熙写密折,详细汇报了被刺杀的情形,并把缴获的弓、箭一并送了去,这么大的事是不可能瞒住康熙的,然后才通报运粮一事,而后,胤祯又提及气候异常,人口密集区要严防瘟疫,稍后,他才提及旱灾之后推广三种农作物的事情,最后是请求在澳门设立海防同知衙门,以加强对澳门及澳门外海的管理。 检查妥当之后,他才将命令、信件、密折一并用快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