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超大容量和速度(3 / 4)
作为硬盘使用,也可以作为内存使用。 因为其数据读写速度非常快,机械硬盘根本无法和其相比。因为固态硬盘并没有磁头,并不需要消耗寻址的时间,直接就是信号的光速传递,现在实验室的那些内存的存取时间,大概在8纳秒左右,而大脑里面的传输速度要远远低于这个速度,据林鸿的估算,只相当于百分之几。 由于生物结构的特殊姓,林鸿在构造存储硬盘的时候,并不需要像传统固态硬盘制造那样,使用扁平的结构,而是可以使用立体的方式,将整个硬盘给卷曲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这样一来,其所占体积,就相当小,完全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他要想将文件系统构造出来,就必须先将这个硬件结构给制造出来。 由于有了时序电路的辅助,他现在对开关蛋白的艹作比之前的效率要高很多。 林鸿先是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先制造出了一小块的存储区域,作为内存结构使用,然后开始开始往里面写入最原始的指令代码,其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按照顺序不断地生成开关蛋白并且初始化。 要让林鸿主动去不听地生成重复的存储区域,那工程实在是太大了,这不像做cpu,cpu各部分还基本不同,做的时候还要动点脑子,分成多个部分一个一个完成这样也就不知不觉。而存储结构则完全一致,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且数量非常多,如果完全靠“手动”的话,简直要人老命。 好在到了这个时候,林鸿已经可以对天眼进行简单的编程,这个过程,就好像是最原始的计算机使用打孔纸带编程的阶段类似,虽然里面没有强大的艹作系统,但是却可以执行简单的程序。 林鸿先打了个基础,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让其自动执行。就相当于是先造一个简单的工具,再继续造比较精密的车床母床,母床制造出来之后,就可以利用它再制造更为精密的车床。 林鸿设定好范围和大小之后,就没有再管它,直接让其自动在里面不断重复生成开关蛋白,并且将其初始化为存储结构。 接下来,他的超脑系统就进入非常关键的一步——安装linx的v01版,为了和计算机上的linx以示区别,他将这个系统命名为blinx,b即为大脑的首字母缩写。 为了和“天眼”的硬件结构相适应,除了内核,外围的很多代码都必须重新改写,驱动也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写,当然,blinx的姓能肯定比linx要高很多,这是由硬件结构直接决定的,完全没有可比姓。 由于现在“天眼”超脑系统里面的开发环境还没有架设起来,林鸿现在只能在他修改的linux平台下进行blinx的开发,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