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蠕虫(3 / 4)
成就感。 在计算机病毒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病毒叫做蠕虫。 蠕虫和普通病毒的区别在于它具备网络特姓,能够自主地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且,蠕虫可以自主读力存在,不需要附加在其他程序内,也不用别人去手动执行,这些事情,它自己都可以搞定。 相比起普通的病毒,蠕虫更接近于一个有机生命体。 最初的蠕虫,是计算机工程师们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而发明的辅助工具。设计目的是当网络空闲时,程序就在计算机间“游荡”,并不会带来任何损害。当有机器负荷过重时,该程序可以从空闲计算机“借取资源”而达到网络的负载平衡。 不过,在1988年,这一情况有了改变。 在mei国康乃尔大学,有一个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名叫罗伯特*莫里斯,他为了求证计算机程序能否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自我复制传播,就写了一段试验程序。 为了程序能顺利进入另一台计算机,他写了一段破解用户口令的代码。 1988年11月2曰早上5点,这段被称为“worm”(蠕虫)的程序开始了它的旅行,它果然没有辜负莫里斯的期望:它爬进了几千台电脑,让它们死机,并造成了经济损失高达9600万美元的记录。 两年后,莫里斯因为制造了“莫里斯”蠕虫,被纽约地方法律判处了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 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正式登上计算机的历史舞台。 林鸿是在一本计算机杂志上读到这个故事的。 这个故事,让他产生了一个灵感,正好可以解决他这几天来一直在构思的一件事。 由于关于特斯拉的信息基本都被mei国政斧给封存起来了,于是林鸿决定通过黑客技术来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他相信,随着现在计算机的普及,肯定在某台政斧机构的计算机的硬盘中,存放着有关特斯拉的详细档案。 可是,具体在哪一台计算机中他却无能为力。 网络上现在存在着这么多计算机,他不可能一台一台入侵过去。 而“莫里斯蠕虫”却给了他一个灵感——他决定也编写一条“特斯拉蠕虫”,用于专门搜集有关他的情报。 林鸿从凯文那儿得知,mei国政斧情报机构或者军方,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大部分都是vax/vms系列。所以,他决定编写一个只针对vax/vms平台的蠕虫,这样对大众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也会比较小。 林鸿仔细分析了莫里斯蠕虫,觉得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