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员工储备基地(2 / 4)
,要么是越来越差,外力终究只是旁门,还是要靠中伟公司自己崛起。 “张总,我觉得从其他公司拉人,毕竟只是有限的资源,而且忠诚度也较低,还不如培养自己的员工,这才是公司自己的财富。”邓有才说道。 “话是这么说,但是咱们公司规模不大,新人的招收也不容易,未必有那么多的应聘者,而且中介行业淘汰率太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敏叹息了一口气,深有体会的说道。 “是呀,中通、麦天、连家等几个公司,在京城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且网上都是他们的招聘信息,即便有应聘业务员的人,很多也是去这些大公司应聘。”张伟说道。 “张总说的不错,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咱们公司也要向着这个目标发展。”邓有才说道。 “啪……”张伟沉思了片刻后,打了一个响指,说道:“诶,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张总,您有什么想法?”王敏好奇道。 “你给杨光打个电话,让他立刻赶到这个店里来。”张伟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吩咐了王敏一声,道。 “好的。”王敏拿出了自己的手机,走到一旁给杨光打电话,而张伟则是继续跟邓有才谈话。 “邓哥,一个新人从入职到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纪人,大概需要多长的周期呀?”张伟问道。 “这个可不好说,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就像你这种能力强的,三个月当上店长、六个月当上区域经理,现在又自己开了公司。” 邓有才也是个老滑头,先拍了张伟一记马屁,而后说道:“不过一般的情况来说,需要两个月到六个月,这也跟房产市场有关。” “如果,咱们从学校直接招收学生,并且培养他们当经纪人,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张伟问道。 “培养刚毕业的学生,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要比农民工和社会上的人,更加容易培训和管理。” 邓有才点了点头说道,中介行业的门槛很低,大部分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很多都是农民和过早辍学的孩子,而学生的素质自然要强的多。 “张总,您说的这个方法我也想过,但是人家大学生自恃身份,能加入咱们普通的中介公司。”王敏打完了电话之后,微微摇头说道。 “京城的大学生自然不好说,但是外地的那些学校,我估计倒是问题不大。”张伟笑了笑说道。 京城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名牌,想要在这里招收业务员,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张伟可以从二线城市招收,那里的学校可不是名牌,很多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张总,你是想从冀州的二线城市的学校,招收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王敏问道。 京城被冀州省三面